1根熱狗就有風險!研究曝「加工肉沒安全量」 糖尿病機率爆增11%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醫師提醒,有研究表明,每天食用約一根熱狗或香腸,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至少11%。(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加工肉品多半會使用亞硝酸鹽來防腐和增色,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台灣市售加工肉品遠遠不止香腸或熱狗,連從韓國風靡起來的午餐肉也屬於加工肉製品。此外,加工肉類沒有所謂的「安全量」,就算只有少量食用、每天大約只吃一根熱狗,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比常人高出至少11%!
黃郁純透過粉專指出,傳統臘肉、三明治火腿、早餐店培根和午餐肉都屬於加工肉製品的範疇。而根據研究發現,即使少量加工肉類也可能增加嚴重慢性疾病的風險。所以食用加工肉類沒有所謂的「安全量」,因為很多東西都是日積月累地造成腸道的損傷。
黃郁純直言:「當你吃一根香腸時,你吃進去的不只是加肉肉品本身,還有大量的鹽份、高溫燒烤的致癌過程。」
黃郁純引述《自然醫學》雜誌最新研究表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類,與不食用加工肉類相比,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至少高出11%,而通常情況下,一隻熱狗或香腸的重量也差不多就是50克。此外,與不食用加工肉類的人相比,每天食用相同數量的加工肉類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比平均高出至少7%。
黃郁純建議,飲食上要避免高溫烹飪、焦黑與煎炸,過多油脂可能損害腸道,減少其食用量可有效降低致癌物異環胺(HCAs)生成。同時加工肉品中存在太多未知的添加物與防腐劑,同時為增添風味,本身也含有較多的鈉含量,因此最好要避免。
黃郁純也提醒,民眾最好每年定期做大腸鏡檢測。大腸癌是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超過5000人因大腸癌死亡。根據統計,大腸癌早期若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依我國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此外,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是目前診斷大腸疾病,尤其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檢查也能及早發現並切除大腸息肉,好預防大腸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