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郵輪花錢買網路!連Wi-Fi忽略1警示 24萬慘被盜光

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花錢買網路,連上郵輪Wi-Fi錢卻被盜光。(示意圖/unsplash)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少旅客出國時會購買付費Wi-Fi以便聯絡工作或家人,但即便是花錢買的網路,也未必真的安全!一名女子透露,上(6)月與家人搭郵輪赴日旅遊,期間花費8000元購買5天的網路服務,不料才剛登入,丈夫的Gmail帳號便遭強制登出,緊接著又收到境外交易所寄來的驗證碼訊息,登入戶後赫然發現原本持有的8000USDT(約新台幣24萬元)虛擬貨幣遭清空,損失相當慘重。

當事人周小姐指出,當時與先生及家人搭乘郵輪前往日本鹿兒島,因工作需求,購買了可供三台裝置使用的五天Wi-Fi服務。在他們連上網的當下,就跳出「不安全的網路」警告,但她未加以理會,直到丈夫透過遠端軟體連線家中電腦處理業務時,才發現Gmail被強制登出,還收到多封境外交易所寄來的驗證碼,於是打開APP查看,發現帳戶內的虛擬貨幣已被盜光,甚至Google帳號也被駭客新增「密碼金鑰」,不需雙重驗證就能直接登入。

周小姐回憶,當天她的手機也收到支付寶發出的驗證碼簡訊,隔天家人則接到銀行APP的登入通知,好在這些平台都需要二次認證,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周小姐推測,駭客應是在筆電連接郵輪Wi-Fi時,藉由遠端軟體偷取帳戶資訊,並結合預先掌握的用戶資料進行攻擊。她無奈表示,「原來我搭的不是郵輪,是海盜船」。

據《TVBS新聞網》報導,資安專家劉彥伯指出,這類攻擊模式很可能是駭客早有預謀,透過釣魚網站、遠端連線等漏洞,或假冒Wi-Fi熱點等方式潛伏伺機而動。他強調,遠端連線軟體務必在不使用時立即關閉,且連接公共或船上Wi-Fi應避免進行金融交易、登入重要帳號。

劉彥伯提醒,若帳戶遭新增「密碼金鑰」、Google驗證器出現異常同步通知、或收到無故發送的驗證碼簡訊,皆可能是帳號被駭的徵兆。

台科大資安中心主任查士朝也補充,駭客可能仿冒郵輪網路建立釣魚熱點,讓使用者誤連後資料外洩。他建議民眾改採硬體安全金鑰、無密碼驗證等機制,強化帳戶防護,避免寶貴資產落入他人之手。

wi-fi 郵輪 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 駭客 資安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