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刊梅蘭妮亞裸照、俄不屑川普讓步 分析:普丁對烏克蘭執念異常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這場終戰遙遙無期的戰爭,《華盛頓郵報》19日分析,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於烏克蘭領土的執著,已經讓他不惜犧牲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名聲。

普丁拒絕川普提議 俄媒甚至刊出梅蘭妮亞裸照

先前普丁拒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和平提議,並持續在城市中殺害烏克蘭平民,讓結束戰爭或修補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希望破滅。儘管俄羅斯官員辯稱普丁堅持作戰的行為是一項必要的戰略選擇,但西方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拒絕妥協的態度是戰略錯誤,並且無論是在國際影響力、能源出口市場,還是鞏固全球盟友都付出強烈代價。

▲川普先前指出,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他如醍醐灌頂,重新審視自己看待普丁的態度。(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川普態度180度轉變,稱普丁「白天講人話,晚上轟炸」的行為已讓他失望之後,俄羅斯國營媒體開始攻擊川普的妻子、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因為川普先前稱,是梅蘭妮亞點出普丁仍舊不斷轟炸烏克蘭,才讓他改變立場。

俄媒近日大力反擊,迅速播出梅蘭妮亞的裸照與半裸照,還稱她可能是烏克蘭間諜,甚至揣測川普婚姻出現問題,以及支持率暴跌等等。這幾周,俄媒對川普的批評也越來越尖銳。

普丁開戰非國安考量 而是對烏克蘭的異常執念

報導引述美國俄羅斯問題專家基瑪吉(Michael Kimmage)指出,普丁拒絕川普提出的巨大讓步,包括禁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允許俄國保留已奪取的烏克蘭領土,顯示普丁堅持繼續戰爭並非基於理性的國安考量,而是一種情緒性的執念。

基瑪吉直言:「這場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俄羅斯從長期來看無法取勝。這場戰爭的代價令人難以置信。」他指出,到今年年底,死傷人數可能達百萬級,客觀來看,這場戰爭使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地位惡化。

▲普丁對烏克蘭有著非常情緒性的執念。(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對烏克蘭的執念 惡化鄰國關係

基瑪吉補充,普丁雖然在意北約向俄羅斯邊境擴張,他同時也是在「報仇」,因為他不滿烏克蘭不願像白俄羅斯一樣聽話,當個乖乖的附庸國,「這非常不理性,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也是他無法與這場戰爭切割的原因之一。」

儘管俄軍今年夏季在戰場上緩慢推進,但普丁當初設想的速戰速決卻徹底毀掉他與歐盟的關係,反讓北約更加團結,並接納芬蘭與瑞典入盟,甚至破天荒同意將軍費提高至GDP的5%。

俄羅斯與鄰國的關係也持續惡化,包括與哈薩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關係。亞美尼亞宣布可能退出由俄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亞塞拜然則因去年12月俄軍疑似擊落亞塞拜然民用飛機、導致38死的事件中,因普丁拒絕承認責任而感到憤怒。

中東與盟友流失

戰爭爆發前,普丁對他能與所有中東勢力打交道引以為傲,但現在他逐漸失去影響力與盟友。且因未全力投入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無力阻止敘利亞政權倒台,失去了最重要的中東盟友阿薩德(Bashar al-Assad);而伊朗也在上個月遭到美國與以色列的空襲重創。

經濟困境

戰爭也讓俄羅斯的經濟重度依賴中國。2021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俄羅斯49%的石油與74%的天然氣輸出至歐洲,如今這些輸出大減,多數能源只能打折賣給中國與印度。

為尋求新的夥伴與影響力,普丁向「全球南方」尋求合作,包括正式承認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但俄國的貿易機會縮減、經濟結構轉向軍工,以及日後沉重的退伍軍人支出,都讓未來長期繁榮的景象更難達成。

如今俄國近40%的預算用於國防與安全。根據分析組織Re:Russia估算,今年上半年光是軍事招募、簽約獎金、撫卹金與薪資支出就達250億美元(7347億元台幣),全年可能達到俄羅斯GDP的2%。

戰爭支出與西方制裁正在讓俄國經濟不斷衰退,俄國官員上月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也已承認這一點。

但普丁在論壇全體會議上卻自信地宣稱:「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是同一民族,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整個烏克蘭都是我們的。」他神情嚴肅地說:「我們有一條古老法則:俄軍踏足之地,便是俄羅斯的。」觀眾則報以笑聲與掌聲。

▲普丁不接受川普的巨大讓步,讓戰爭無法收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從烏克蘭擴展至對西方的戰爭

普丁未能利用川普的讓步,使這場戰爭看來無法收場,同時也讓他身邊鷹派官員更堅信華盛頓永遠是敵人。隨著川普對普丁語氣轉趨強硬,俄羅斯分析人士又重新將這場戰爭描述為俄羅斯對抗美國與西方的救世之戰。

俄羅斯軍事分析家特列寧(Dmitri Trenin)在7月9日的專欄中寫道:「這場戰爭會很長。不論川普是否執政,美國都會是我們的敵人。」他表示:「這場戰爭根本不只關乎烏克蘭,而是西方與俄羅斯之間更廣泛全球對抗的一部分。西方為了維護其全球主導地位而戰。」

俄羅斯分析家、凱南(Kennan)研究所資深顧問特魯多留波夫(Maxim Trudolyubov)說,普丁拒絕承認錯誤,讓這場原本可以局部解決的戰爭變成東西方之間的巨大衝突,也讓結束戰爭變得更困難。

隨著俄羅斯持續打壓民主、壓制異議與囚禁反對者,普丁比任何西方領導人都能承受地緣損失、高額傷亡、制裁與經濟代價。克里姆林宮加強戰時審查並升高打壓力道,民族主義強硬派呼籲俄國應徹底否定西方價值與民主制度。

然而,根據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家柯特金(Stephen Kotkin)7月發表的《俄羅斯在世界的位置》一文指出,俄國歷來最繁榮的時期都是與西方鄰國保持密切經貿往來的時期,「俄羅斯並未『捲土重來』。事實上,這場在烏克蘭的失敗再次證明了俄國發展路線中深層的問題。俄國試圖全面征服烏克蘭前,反而對烏克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現在,因為訴諸武力,俄羅斯在整個歐亞地區的地位正逐步衰退。」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 俄烏戰爭 普丁 川普 烏克蘭 俄羅斯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