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主播播報後方建築爆炸花容失色先保命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以色列週三(16日)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動猛烈空襲,引爆新一波區域緊張情勢。根據敘利亞衛生部統計,這波空襲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34人受傷,攻擊目標包括國防部、總統府及陸軍指揮部等政府核心設施。敘利亞電視台甚至在直播時拍到國防部遭擊中的一刻,場面令人震驚。

根據《CNN》16日報導指出,這次行動的導火線,是敘利亞南部主要由德魯士人(Druze)居住的斯威達(Suwayda)省爆發嚴重教派衝突,涉及德魯士民兵、貝都因部族及政府軍,衝突至今已造成至少169人死亡、200人受傷。

敘利亞國防部遭以色列轟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敘利亞國防部遭以色列轟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以色列防長卡茲(Israel Katz)公開空襲畫面,並表示「我們的重擊已經開始」;國防軍(IDF)也證實攻擊了總統府附近與國防部建築,以回應敘軍對德魯士族群的攻擊。

為何以色列要出手干預?

表面上看來,這場空襲是為保護德魯士人,但背後其實還牽涉更深的地緣政治角力。以色列聲稱自己是區域內宗教少數群體的「守護者」,而德魯士族群在以色列軍隊中也有相當高的代表性。

根據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說法,以色列此舉是為了「維持南敘利亞的現狀,防止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新勢力出現」;而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也強調,以色列不會坐視鄰國的德魯士族人遭屠殺,甚至呼籲在以色列與戈蘭高地的德魯士人「不要越境」,強調他們是以國公民。

敘政府行動引爆激烈衝突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本輪衝突的起點是因11日一名德魯士商人遭綁架,引發當地德魯士民兵與政府軍及極端分子爆發衝突。敘利亞過渡政府領導人夏拉(Ahmed al-Sharaa)不顧地方領袖願意交出武器、和解的呼籲,派軍介入斯威達,試圖藉機強化中央控制,結果反而激起更大暴力。

根據調解人員透露,政府軍進城後的鎮壓行動導致數十名德魯士人遭到殺害,不少人甚至被迫剃去象徵標誌性的鬍鬚,羞辱畫面還在社群平台瘋傳。而在敘政府發動軍事鎮壓的同時,以色列的德魯士社群也坐不住了。他們封鎖北部道路、突破邊境圍欄、施壓政府出手援助;最終總理納坦雅胡與他們會面,決定出兵干預。

中東和平進程受挫

敘利亞目前的過渡政府其實與以色列有過幕後接觸,並曾就加入《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進行談判,試圖與以色列及其他阿拉伯國家正常化關係。甚至有傳聞指總統夏拉與以方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亞塞拜然私下會晤,雙方南部部隊也曾協調行動。

不過,隨著這波空襲與衝突升高,重啟和平協議的希望恐怕渺茫。夏拉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由遜尼派主導的敘利亞,這與以色列維護宗教多元的訴求產生衝突。

國際譴責聲浪四起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對以色列空襲斯威達、大馬士革等地表達強烈關切,並譴責對平民的暴力行為及激化宗派矛盾,呼籲「立即停止所有對敘利亞主權的侵犯」。

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阿聯與卡達等中東國家也相繼發聲譴責。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更抨擊以色列「失控的侵略行為」,強調將持續支持敘利亞的領土完整與主權。

歐洲方面,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與挪威外交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也表達對空襲行動的「深切關切」。

斯威達局勢仍未明朗

敘政府16日晚間宣布,軍隊已開始從斯威達撤離,並與德魯士領袖達成新一輪停火協議。根據官方聲明,雙方同意「全面停止軍事行動、成立監督委員會,並讓地方社區主導治安工作」。不過,這份協議並未獲得德魯士各派系一致認可。精神領袖哈吉利(Hikmat al-Hijri)就拒絕簽署,甚至呼籲支持者繼續戰鬥。

當地居民形容,城市陷入「極度危急」狀態,斷水、斷電、通訊不穩。一名木工師傅哈姆丹(Fadi Hamdan)向媒體表示,「目前的過渡政府應對蘇威達發生的一切負起全責。」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