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視導「台北市2025城鎮韌性演習」。(圖/翻攝畫面)
總統賴清德今(17)日前往台北市中山國小視導「台北市2025城鎮韌性演習」,致詞時表示,團結不是口號,團結要有共同的信念,還要有具體的行動,而所謂共同的信念就是「反共、反併吞、護主權、維護民主」,所謂具體行動就是強化國防力量、經濟韌性,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更要積極、全面、循序地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到「保家衛國 人人有責」。
賴清德今日與台北市長蔣萬安、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等人共同視導「台北市2025城鎮韌性演習」。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首先,要高度感謝行政院相關部會和台北市政府各級防災單位、所有民防力量,大家通力合作、全心全力投入這場演習,「大家辛苦了。」
賴清德提到,剛剛去看了急救醫護中心、傳染病防治及隔離中心、物資儲備據點,感謝台北市長蔣萬安率領市府團隊,善用民力做充分準備,也感謝所有參與演習的每位志工,「演習過程非常逼真,連傷口都很像,我走過的時候還可以聽到你們的呻吟,要求醫師趕快予以協助」,可以看出這場演習大家都發揮全力,結果也一如預期圓滿成功。
賴清德表示,大家都知道,不管面臨天災地變,或是地緣政治變化、外力攻擊,準備越充分國家就越安全。所以,去年520他就任以來,為了建構國家全社會防衛韌性、強化國家自主防衛能力,把以往幾項演習做了三項重大改變。
賴清德指出,第一項改變,將過往民安、萬安演習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從今年4至7月,每個城市都要進行演習,今天來到台北市,看到大家熱心投入,逼真的演出,他要再次表達感謝之意。第二個改變是,採取全人、全物、全地、全景、全實作的方式來進行演練,希望能就現實的真正情況,運用實際掌握的資源來做必要的演練,讓演練能夠接近真實。他剛剛也特別留意到,不管是民防、替代役或是各單位的民力,都已經跟市府結合,甚至深入到社區,充分展現出五實演練的目標。
賴清德續指,第三大改變,是希望演練能夠全民參與、國家團結。今年是第一次,將一年一度國軍最重要的「漢光演習」,跟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同時舉行,並將漢光演習每年舉辦的七月份設定為「國家團結月」,無非是希望經由全民參與,能夠更加了解國防、國安、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特別是今年的漢光演習,採取極限練兵的方式進行演練,無劇本、大規模、實兵實戰演練;城鎮韌性演習也依樣,號召更多民力投入,就是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演練,強化國家保護的力量。
賴清德強調,演習是為了找出問題,從中找出精進方案,讓國家藉由每次演習,進一步提升國家自我保護的實力;同時,演習也不是為了挑釁,姑且不論台灣每年都會遭遇颱風,每隔幾年都遭遇到地震,全社會防衛韌性本來就有其必要,再加上強權威脅不斷,不管是文攻武嚇、對內滲透統戰,每一天都在進行,在這種狀況之下,除了做好準備,沒有其他的選擇,希望可以透過「備戰」來「避戰」,達到和平的目標。
賴清德表示,今天非常感謝各國駐台使節和許多國外朋友參與演習,共同見證台灣有守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的決心,大家的蒞臨也等於用行動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也等於強調一個更加具有韌性的台灣,是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關鍵力量。
賴清德再次強調「有準備更有力量」,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法治社會,台灣的民主不是憑空而得,是數十年來許多人犧牲奉獻所求得的,大家都應該珍惜,都有追求深化民主自由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絕對有能力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的能力。他相信,未來困難絕對不會停止,挑戰恐怕也會越來越多,但只要團結,不分朝野、黨派、族群、地域,一定可以克服種種難關。
「團結不是口號,團結要有共同的信念,還要有具體的行動」,賴清德指出,所謂共同的信念,就是「反共、反併吞、護主權、維護民主」,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難以有具體的行動;即便有行動,也無法發揮效果。他也提到,所謂具體行動,就是強化國防力量、經濟韌性,必須要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全面、循序地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到「保家衛國 人人有責」,這樣的共同信念,才能產生出對保護國家實體利益的具體行動。
賴清德表示,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台派守護台灣,反共護台成為守護台灣必要、真實、具體的行動,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