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面對匯損,如果廠商繳稅或發薪水改採美元,劉孟俊認為是一種解方。(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7)日召開「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中經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出席時表示,關稅是一件事,但是面對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全球企業現在最擔憂的。對中小企業而言,劉孟俊認為,政府有必要協助中小企業出口商檢視現金流有否穩定,財務狀況有否穩定,在面對台幣升值衝擊傳產,劉孟俊也大膽提出美元支付薪資的倡議。
劉孟俊引述中經院接受經濟部委託研究結果指出,出口企業若能提高以美元支付占比,匯損影響就能降低。他認為未來無論「你出口也好,繳稅的話一定要是用台幣來繳稅,但如果說你允許在某種程度裡面,可以讓出口廠商是用美元來繳稅的話,或許可以吸收。第二的話,我們廠商有很多是外勞,是不是他薪資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允許是支付給他美元的一些薪水,或許可以幫出口廠商。」
劉孟俊表示,根據中經院訪視中小企業,台美對等關稅對台灣最大衝擊,不全是關稅,而是貿易不確定性,因川普政策數變,關稅水準是一件事,但關稅政策一直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長期營運及投資策略很難執行。因此,中小企業將來面對全球經濟走弱環境,這些衝擊遠大於稅率、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