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美國和印尼達成關稅協議。(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宣布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達成關稅協議,將印尼商品輸美稅率自原本的32%大幅調降至19%,成為目前亞洲稅率最低的國家。由於台灣的稅率至今仍未公布,是否有機會低於印尼,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日經揭印尼關稅談判細節 銅礦成為換取讓利的王牌?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美印協議包含印尼承諾採購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5億美元的農產品,並向波音公司訂購50架飛機。作為交換,美國將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並承諾美國商品出口至印尼將享有零關稅待遇。川普更直言,這是「首次美國全面進入印尼市場的重大突破」。
專家普遍認為,促成談判成功的關鍵在於印尼握有「戰略資源」。川普日前曾在能源會議上公開稱讚印尼的銅礦「非常非常強大」,而美方長期關注對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成為此次印尼得以爭取較低稅率的談判王牌。專家指出,從市場開放度與配套採購條件來看,印尼換得的「門票」,對美國能源與航太業的實質利益相當可觀,讓印尼在談判中站上優勢。
前白宮官員、現任APCO經濟安全政策主管朗恩(Jon Lang)也指出,印尼的協議堪稱是「礦坑中的金絲雀」,未來其他國家將可能依此複製「以礦換稅」的策略。
印尼成第四個談妥國家 已公布稅率國家有哪些?
印尼是繼越南(20%)、英國(10%)、中國(25%)之後,第4個成功「降低關稅」的國家。根據川普政府公告,目前已對25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函,大部分國家的稅率仍維持在25%以上。

▲台美關稅如何談判,各界關注。(示意圖/AI生成)
台灣尚未公布稅率 是否有望壓過印尼19%?
台灣至今仍未收到關稅通知函,據美國《Politico》報導,台灣與瑞士、印度等貿易量大的國家,被視為有可能在未來幾週內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高關稅。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川普現階段的談判風格偏向獎勵開放市場、願意配合的國家,不單純只看數字,而是以「是否願意打開大門」作為稅率高低的參考依據。
雖然目前尚無確切結果,但台灣身為全球供應鏈核心,在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對美投資規模龐大,加上未被列入初期通知名單,如何爭取更佳條件,已成接下來幾週內的重要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