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太孤單!獨居戶暴增至40% 首爾「心靈便利商店」 可泡足浴又諮商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面對孤獨蔓延成為全民健康議題,南韓首爾市推出一項嶄新計畫,在城市各角落設置「心靈便利商店」(Mind Convenience Stores),讓寂寞的人有地方歇歇腳、吃碗泡麵、甚至獲得專業心理支持。

在首爾單人戶比例短短二十多年內從16%暴增到近40%。(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在首爾單人戶比例短短二十多年內從16%暴增到近40%。(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據《衛報》16日報導,這間「心靈便利商店」就位在首爾東大門一座社區中心的三樓。一張按摩椅低聲運作著,迎接來訪者走進這片寬敞涼爽空間。這裡還有觸控式桌遊輕聲發出聲響、有人在廚房區愜意聊著天、書頁翻動聲亦此起彼落。53歲的嚴美姬(Eom Mi-hui,音譯)坐進紅外線足浴機,臉上浮現滿足神情。「這感覺真的很舒服,」她說,「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泡腳真的有幫助。」接著她再移動到按摩椅旁繼續放鬆。

這裡正是首爾市打造的「心靈便利商店」之一。這些空間不要求對話,來者可以單純待著、吃碗泡麵、看部電影,或只是和其他人共處。因為就算只是被動相處,也能減緩孤單感;若有需要,現場也有諮商師提供專業協助。

孤獨感蔓延首爾街頭

在人口接近千萬的首爾,單人戶比例在短短二十多年內從16%暴增到近40%。根據首爾研究院2022年調查,有62%的單人戶曾表示自己感到孤單,而市政府更估算,目前約有13萬名年輕人處於社交孤立狀態。全國來看,2023年更記錄了超過3,600起孤獨死案例。

面對這樣的數據,首爾市長吳世勳(Oh Se-hoon,音譯)於去年底宣布啟動「不孤獨首爾」(Seoul without loneliness)計畫,預計五年內投入高達4,513億韓元(約新台幣96億元),他直言:「快樂感低、自殺率高與憂鬱,背後都與孤獨息息相關。」

不用擔心被貼標籤

獨居、也曾受心理困擾的嚴美姬,透過區內電子報發現這間中心。「心情低落的時候待在家只會更糟,」她說,「其實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要去哪,光是穿鞋出門都覺得難。但有了這樣的地方,我會想,那就去那裡坐坐吧,這樣出門就變得沒那麼困難。」

她造訪的是東大門試點分館之一,今年3月開幕,目前共有四間類似據點投入營運。

這樣的「便利商店」概念刻意跳過「心理中心」等可能讓人感覺有標籤的名稱,反而借用韓國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文化,讓大家自然而然地走進來。嚴美姬形容:「這裡就像咖啡廳和便利商店的結合體。」

對抗孤獨,不等到「危機時刻」

首爾市反孤獨專責部門的金世憲(Kim Se-heon,音譯)表示,傳統政策往往針對那些已處於危機邊緣的孤獨者,但現在他們意識到:「我們需要處理的是孤獨本身,也就是人在真正社會退縮之前的主觀情緒狀態。」

除了心靈便利商店之外,首爾市還於4月開通24小時孤獨熱線。截至7月初,該熱線已接獲超過1萬通電話,遠超出原先全年3,000通的目標。其中近6,000通來電者只是因為「太孤單,想找人說說話」,年齡層分布為中年人占63%、年輕人占31%、長者僅占5%。

首爾市長吳世勳於去年底宣布啟動「不孤獨首爾」(Seoul without loneliness)計畫。(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首爾市長吳世勳於去年底宣布啟動「不孤獨首爾」(Seoul without loneliness)計畫。(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有個地方可以「屬於」

進入中心前,訪客會先填寫五題簡單的孤獨感評估,再依評量狀態使用設施。51歲的李元泰(音譯,Lee Won-tae)說,這裡幾乎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剛搬來新社區、朋友不多的他,因腿部問題,他每天散步來回當作復健運動,也順便在這裡休息一下。「我還沒有什麼熟朋友,走太遠會累,就來這裡歇個腳再走。」像嚴美姬一樣,他也不追求過度社交:「對我來說,能在這樣的地方休息,就很足夠了。」

中心負責人、社工俞東憲(Yoo Dong-heon,音譯)表示,目前每日訪客人數持續上升,需求遠超預期。「不只首爾市內,還有來自金浦、議政府、甚至安山的市民。」他說:「今天早上還有一位曾多次自殺未遂者前來,手上還留有明顯傷痕,像這樣的狀況,我們會立刻協助轉介至社福單位。」

不是提供解方,而是一起走過

在中心擔任療癒活動輔導員的志工李仁淑(Lee In-sook,音譯),不給建議、不急著解決問題,而是用自身經歷陪伴他人。十年前,她結束了20多年婚姻,獨自扶養兩個孩子,無經濟依靠,一度陷入絕望。「我那時真的一點力氣都沒有,什麼事都不想做,但因為孩子還小,我只能逼自己站起來。」她的復原過程漫長,如今她用親身故事,成為他人同行者。「年輕人為工作和未來焦慮,中年人面對經濟壓力和退休,老年人則困於貧窮與健康問題。」

她每周來中心服務一次,最大的價值就是耐心,「有些人剛來時什麼都不說,這很正常。但慢慢地,熟悉這個空間之後,他們就會開始願意敞開心房。」在她看來,這裡提供的是許多制度性服務忽略的一件事,也就是真正的人與人連結。她說:「這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