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比躺平文化更絕望的是什麼呢?中國年輕人正在流傳「老鼠人」一詞,老鼠人的生活作息幾乎就是爛在房間裡,凌晨2時入睡、早上10點緩緩醒來,在床上不斷滑手機直到吃午餐,飯後再睡個覺,起床後再繼續玩手機、吃晚餐、看手機、熬夜玩遊戲,最後睡覺。
這樣的生活不只出現在放寒暑假的學生身上,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上班族也會這麼做。主因正是經濟下滑、青年失業率高,與其努力不如放棄,甚至連走出門的意願都沒有。

▲中國年輕人喜歡當「老鼠人」整天賴在床上不出門。(圖/翻攝自微博)
根據《聯合早報》報導,安徽一名20歲大學生尹浩已經過著老鼠人生活一年,除了上課,宿舍120公分寬的床鋪就是他的「鼠窩」。報導指,,尹浩2023年初上大學時原本是充滿幹勁的學生,上課不缺勤、積極參與社團活動,還在圖書館念書一整天。
然而,隨著距離畢業、步入社會的時間逼近,尹浩發現自己的家庭背景難以讓他翻身,因為他來自小縣城,家中無權無勢,「單靠自己的努力想出人頭地實在太難了。」於是在室友影響下,尹浩開始踏入老鼠人的生活,「最開始只是偶爾打打遊戲,後來熬夜越來越頻繁,慢慢就適應了這種『鼠鼠』的節奏,再也回不去了。」

▲「低能量老鼠人」成為微博熱門話題。(圖/翻攝自微博)
尹浩並非個案,在微博與抖音上,不少網友分享他們的老鼠人經歷,「#低能量的老鼠人」話題已經在中國平台微博上被討論好一陣子。報導稱,這是繼「佛系」、「躺平」、「擺爛」之後一個令人關注的「喪文化」現象。這一現象最早源自俄羅斯,透過短影音傳到中國後,就變成描述窩居在租屋處,靠著廉價外送食物,過著日夜顛倒生活的低慾望青年。
之所以這種頹廢的生活型態會受到不少中國青年歡迎,主因與畢業即失業以及中國經濟下滑原因有關,且即便上班族,也有人除了工作之外的時間都過著老鼠人的生活。

▲並非只有學生才會想當老鼠人,上班族,甚至存了一桶金的30多歲青壯年也是老鼠人。(圖/翻攝自香港01)

▲老鼠人的生活因為幾乎都在床上,生活環境容易變得異常髒亂。(圖/翻攝自香港01)
武漢一名28歲,化名趙雨晴的老鼠人就說,過上老鼠人的生活是她深思熟慮評估後的選擇,「反正生活也沒什麼期望,一眼望到頭就這樣,與其出去閒逛,不如窩在家中。」趙雨晴是否出門取決於有沒有垃圾要出門倒,若沒有就會叫外送在家待好待滿。
重慶市心理專家譚剛強向《聯合早報》表示,相較於躺平,老鼠人感受到的沮喪程度更深,「躺平僅是工作勞累或收入不高,但至少還有工作可做,有收入可收。」他指出,但現在年輕人目前面臨的困境並非認真生活就可以解決。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