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科技外交新亮點 太空港重點一次看

▲美國在台協會透露美台正洽談太空港,美台科技夥伴關係強化又一里程碑。(圖/Pixabay)

美國在台協會(AIT)透露美台正洽談太空港(Spaceport)方面的可能合作,標誌美台科技夥伴關係強化又一里程碑。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在台協會(AIT)在官方臉書發文表示,美國正與台灣洽談可能的太空港(Spaceport)合作,未來有望透過亞軌道飛行,將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至僅2.5小時。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而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未來有潛力升級為太空港。

AIT指美台相關單位已啟動初步交流,評估合作可行性。合作初期可能將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技術成熟,未來也可望發展載人飛行。

● 什麼是太空港

太空港(Spaceport)是供太空載具發射或返回的基地,類似於機場對飛機的功能。太空港可支援垂直或水平方式發射。美國的太空港發展,最初是由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與軍方主導,後來才逐步開放給民間企業主導與參與。

另據休士頓旅遊局介紹,太空港計畫是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一種是利用大型飛機搭載太空飛行器升至高空後,太空飛行器再點火飛出大氣層的所謂「水平發射」,另一種是常見的火箭於地面基地垂直發射升空。

● 美國太空港發展情況

綜合FAA官網與SpaceX等機構資料,目前美國在阿拉巴馬、阿拉斯加、科羅拉多、佛羅里達、喬治亞、新墨西哥、奧克拉荷馬、維吉尼亞、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州有20座FAA授權的商用太空港。

華爾街日報指出,將近20年前奧克拉荷馬州的太空港成為第一個獲得FAA許可進行水平發射的內陸場地。只是這座場地仍未進行過任何發射任務,多為研究之用。

較具代表性的太空港應是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美利堅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佔地約7300公頃,於2010年主航廈完工、2011年正式營運。主要用途是支援亞軌道飛行任務與太空觀光,較知名租戶為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2021年首度載人太空飛行成功。

華爾街日報引述密切追蹤太空活動的天體物理學家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的統計,2024年美國太空飛行創下紀錄,共有145次發射任務成功進入軌道,比2017年多出5倍。其中SpaceX就佔134次。

報導直言,美國一些最繁忙的太空港發射需求頻創新高,火箭發射「塞車」使開發更多太空港日益迫切。

● 休士頓太空港

至於美國在台協會提及的休士頓太空港(Houston Spaceport),位於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於2015年6月取得FAA的商業發射及著陸許可,為全美「最接近市中心的商業太空港」,距離休士頓市中心僅約15分鐘車程。

休士頓太空港主要任務為支援商業太空船製造、教育訓練、支援低軌道與月球任務活動。

● 太空港辦公室 美發展太空運輸統籌機構

為在全球日益成長的商業太空運輸產業保持領先,美國根據2018年的「聯邦航空總署授權法」(FAA Authorization Act),設立「太空港辦公室」(Office of Spaceports),作為隸屬於聯邦航空總署商業太空運輸辦公室(FAA Office of Commercial Space Transportation)之下的中央政策機構。

太空港辦公室的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安全、最高效的發射與重返大氣層太空港網絡、支持美國在商業太空運輸產業中保持全球領導地位。

©中央社
美國在台協會 SpaceX AIT 美國 台北 太空 任務 商業 科技 場地 航空 夥伴 關係 里程碑 飛機 火箭 活動 軌道 產業 聯邦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