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感冒!研究:感染「2病毒」害人癌症復發、轉移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指出,一場感冒可能喚醒休眠的癌細胞,悄悄在肺部重新擴散。(示意圖/Pixabay)
對許多癌症康復者而言,以為治療結束後,生活就能逐漸回到正軌。但醫師張家銘表示,一篇發表在權威期刊的研究指出,一場感冒可能喚醒休眠的癌細胞,悄悄在肺部重新擴散,「數萬名人類資料都證實,病毒感染後的癌症復發風險,真的會上升。」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 臉書表示,我們對流感或新冠病毒的印象,大多是喉嚨痛、發燒、咳嗽,但一篇刊登於2025年《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指出,這些病毒會喚醒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細胞,使癌細胞快速分裂,甚至在短短2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因為,這些癌細胞早就存在肺部,只是原本處於休眠狀態,沒人察覺。一場病毒感染,就像按下其開關,讓它們開始大舉反攻。
潛伏十年的癌細胞 等的就是這一刻
乳癌的轉移細胞在治療後,常會潛藏在肺、骨頭或肝臟裡,維持一種沉睡的狀態。有些人可以安然無恙十年、二十年。但只要身體出現劇烈變化,如感染、手術、壓力,這些休眠的癌細胞就可能被喚醒。研究發現,一場流感或新冠肺炎,就可讓其瞬間活躍、在肺部大舉擴張。
關鍵元兇:白介素-6是讓癌細胞甦醒的火種
張家銘表示,每次感冒發燒、肌肉痠痛,發炎因子「白介素-6」(IL-6)都會上升。然而,科學家發現,這個看似「正常免疫反應」的因子,其實也會刺激癌細胞醒來。在老鼠實驗裡,只要把 IL-6 的基因拿掉,就算病毒感染,癌細胞也不會有反應。這說明,IL-6 會喚醒沉睡的病毒,增加癌症康復者復發或轉移的風險。此外,這不只發生在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也能透過 IL-6機制,喚醒肺裡的乳癌轉移細胞。
這樣的現象也出現在人類身上
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和美國 Flatiron Health 的大型資料庫,發現曾罹癌的康復者只要感染過新冠肺炎,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癌症相關死亡率和肺轉移風險都明顯上升。其中,乳癌患者在確診新冠後,罹患肺轉移的風險提高了44%。甚至有些人原本10年前已康復,卻因病毒感染,癌細胞死灰復燃。
病毒是一時的 身體平衡是一輩子的功課
張家銘表示,這篇研究顯示,病毒感染不只是肺炎或發燒,更可能是癌症復發的導火線。人不該再把感冒當成小事,尤其是對於曾抗癌的人。未來也許可透過 IL-6 抑制劑或免疫調節藥物,降低病毒引發的轉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