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沒性生活!85歲獨居婦「確診愛滋」 感染源成謎
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一名85歲婦人守寡20年感染愛滋病。(示意圖/unsplash)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韓一名85歲老婦人在接受淋巴癌化療期間,例行血液檢測時,意外確診HIV陽性。離奇的是,婦人丈夫早在20年前就因心臟病過世,期間她未再有任何性行為,也無手術、輸血、針灸等紀錄,生活單純且長年獨居農村,至今感染途徑仍是未解之謎,震驚醫界。
根據國際學術期刊《臨床病例報告》刊載的案例,南韓某醫院醫療團隊在婦人進行淋巴癌化療時,於血液檢測中發現HIV抗體呈陽性。據了解,婦人自丈夫過世後獨居鄉間,日常活動侷限於農村,近年也沒有任何性行為,更未曾接受手術、住院治療、輸血、注射、針灸、刺青等讓血液暴露的高風險行為,感染消息讓家屬與醫療人員同感震驚。
醫療團隊指出,婦人CD4淋巴球數值及體內病毒量皆偏高,代表應是在近年才感染,而非長期潛伏。這令家屬更加困惑,表示其丈夫早在20年前就已過世,兩名兒子則長年與她分開居住,基本上沒有什麼接觸,且檢測結果也呈陰性,不明白感染源自於何處。
醫護人員則推測,感染恐怕與其丈夫有關,可能是生前晚期才獲得病毒,但由於缺乏直接證據,目前實際的感染來源仍無法確定。雖目前感染源仍是未知,但婦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後反應良好,免疫功能也逐漸恢復。
對此,醫師指出,年齡並非抗愛滋病毒治療(ART)成效的關鍵因素,即便是高齡患者,只要及早確診並接受規範療程,仍可有效控制病情並維持生活品質。
另外,醫護團隊也強調,社會普遍將高齡族群與性行為風險脫鉤,導致許多醫療單位在檢測流程中忽略HIV的可能性,延誤診斷與治療時機。加上部分長者健康素養低、社會支持網絡薄弱,更容易在初期出現症狀時被誤判或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