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必比登/新竹縣市首納評選 鄒記菜包、東門米粉攤上榜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米其林必比登公布名單,今年首納新北、新竹縣市。(圖/臺灣米其林 提供)
米其林指南於今(12)日公布必比登推介名單,囊括傳統台菜、街頭小吃攤與創意料理,評選範圍涵蓋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今年更首度納入新北市、新竹市與新竹縣。至於新竹縣市有哪些店家入選,《三立新聞網》特別整理出名單,提供饕客參考。
▎新竹市
貓的堅持
店主以母親的小名為餐廳命名,並延續母親對飲食的堅持與熱愛,提供各種健康美食。菜單以外省麵為主,使用中藥和蔬菜熬煮的素湯頭,帶有自然的清甜,並加入養生蔬食等搭配。酥皮豆包捲是這裡的招牌品項,由豆皮配上九層塔蛋捲,包裹著蔬菜與豬軟骨,再煎至金黃,滋味豐富,令人印象深刻。
東門米粉攤
位於市場內的攤位,以清爽的湯頭和粗米粉招徠食客。湯底用雞骨熬煮,加入店家自製的油蔥,味道鹹鮮,讓米粉充分吸收其風味。招牌海鮮芋頭米粉湯十分豐富,包含炸過的鱸魚片、虱目魚丸、鮮蝦,還有每日現做的蛋酥和入口即化的芋頭。
菜園
創立超過20年,是在地頗有名氣的餐廳。佔地三層樓的空間內,設有大片玻璃窗,環境明亮乾淨。主要提供江浙美食,食物分量充足,除了菜單上的餐點,也可以點選櫥櫃內的小菜,建議試試甜鹹交織的烤麩。
禾日香(民族路)
於2015年開業,招牌太陽飯是許多人的心頭好,米飯粒粒分明、帶有彈性,淋上以手切溫體豬熬煮十小時而成的魯肉燥,油亮可口,再加上一顆半熟煎蛋,鹹甜滋味結合蛋香,甚是美味。喜歡吃辣的,不要錯過店家自製的小魚辣椒菜脯,味道鹹鮮香辣,為太陽飯更添層次。
九添福牛肉麵館
以牛腩配以醬油和大量蔬果燉煮,使湯頭帶自然香甜與牛肉清香。如果想肉香更濃,不妨添加店家自煉的牛油。小攤車上放有多款滷味,也建議點上一盤,佐以由燈籠椒與朝天椒製作的辣椒醬,增辣添香,成為飽腹且滿足的一餐。
弄味小廚
主廚有超過40年的中式餐飲經驗,菜單雖然精簡,但包羅客家經典菜餚,而且改用少油少鹽的烹調方式,讓口味變得清爽宜人。筍絲封肉選用五花部位,炒香後慢燉至軟嫩入味,搭配味道淡雅的醬汁,十分下飯。
原味鴨肉麵
在地飄香30多年,以鴨肉料理為特色,不論是鴨肉飯、鴨肉炒麵與米粉,都深受食客歡迎。特別推薦現點現炒的鴨肉米粉,使用軟嫩彈牙的新竹細米粉,搭配帶有煙燻香氣的鴨肉,賣相樸實,卻展現深厚炒功。
▎新竹縣
ㄤ咕麵
開立超過一甲子,提供粄條、麵食和多款小菜。特別推薦招牌ㄤ咕麵,店家使用充滿彈性的扁油麵,配上韭菜、有機豆芽菜和油蔥醬,拌勻後麵體滿滿的吸附醬汁,滿是樸實爽口的滋味。另外,三兄弟湯以豬骨熬製湯頭,搭配自製芋角、炭燻香菇及墨魚貢丸,三款丸子各有風味。
春嬌粄條
菜單以客家米食與家常菜為主,其中由純米製成的招牌粄條尤其不能錯過。私房菜爌肉選用黑毛豬豬肉,以冰糖、醬油和酒燉煮,豬皮滑嫩且帶有彈性,值得再三回味。
鴻金食堂
主廚兼老闆事事親力親為,除了負責烹調,也樂於介紹菜色。他與附近小農合作,依據季節製作不同菜餚,故無提供制式菜單,若多人用膳可提前與店家溝通菜色。推薦熱騰上桌的客家小炒,每種食材都經用心處理,保有醬香與鑊氣,十分可口。
晌午粄食
提供客家米食點心「粄」,從泡米、磨粄到壓粄需要至少6小時,再以蒸、煎、烤等呈現不同風味。水粄是店家招牌之一,提供甜、鹹口味,後者用上自家製蘿蔔乾,加入豆乾和醬油,質樸而美味。
善菓堂
由專營素食的餐飲集團創立。廚房團隊以創意和巧思,配合時令食材,透過臺菜、川菜與江浙菜的烹調技法,製作出令人驚艷的素食菜色。結合四季豆、醬瓜與植物肉的四季瓜仔若,質地爽脆,香甜多汁,與牛蒡飯是絕妙搭配。除了季節菜色,也提供單人及多人套餐。
首烏廚EAT
主要提供少油少鹽的客家家常料理。為呼應養生概念,店家會於客人入座時奉上決明子茶。首烏帝王雞湯為其招牌,以三十種以上的藥草熬煮八小時,再加入當日的溫體烏骨雞,風味溫補清香。不妨點上一碗酸菜炒飯,所用酸菜由店家自製,鹹香滋味令人難忘。
唐草園
唐草園源自桃園的30年餃子老店,老闆為傳承老奶奶的眷村風味而開設,店名有唐草茂盛、長久吉祥之意。菜單除了老店的招牌蒸餃、麵食外,也有一系列手工小菜滷味,將傳統技巧融合現代元素,各菜品不單味道平衡,同時也彰顯食材的新鮮。
鄒記菜包(中正路)
主要販售稱為草仔粿的客家菜包。店家傳承奶奶的手藝,粿皮以糯米、蓬萊米按古法製作,軟糯卻不黏口,且帶有彈性。白蘿蔔絲菜包餡料包括白蘿蔔、蝦米、豬絞肉,以自製的溫體豬油一同炒香,鹹香滋味令人難忘。另外提供芋頭、紅豆等甜食口味,與外皮的艾草香氣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