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拜登時期長期豁免 美擬對三星、海力士輸中晶片零組件「一年一審」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中科技角力再升溫!據《彭博》8日報導,美國商務部正考慮,要求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在中國的晶片工廠,未來必須以「逐年審核」方式才能取得晶片製造所需的設備與零組件,取代拜登時期的長期豁免措施。
對南韓來說,程序上變得複雜,但至少確保了這兩大晶片廠在中國營運有望回歸正軌;然而報導中並未提及台積電。而這項提案被視為一種折衷方案,既要避免全球電子業供應鏈大亂,同時也是華府企圖能掌握更大主導權。
取代「永久豁免」 一年一度申請更繁瑣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方上週向韓方提出「廠區許可證」(site license)的概念,取代即將到期的「驗證終端使用者」(VEU)制度。過去,三星與海力士在拜登政府爭取下,獲得無限期的VEU資格,只要事前承諾安全與監管,便能持續向中國工廠出口固定數量的材料與設備。
但川普政府團隊批評這是「拜登時代的漏洞」,因此撤銷豁免,改要求韓企每年必須逐一列出所需數量,並經美方審批,才能出貨。
這樣的做法雖增加繁瑣程序,卻也確保三星與海力士位於中國的大型工廠能繼續運作。美方強調,他們不想讓工廠停擺,但也不會允許任何可能用於「升級或擴建」的設備流入。
韓方憂喜參半
南韓產業界與政府官員對這份草案反應兩極,一方面鬆了一口氣,至少還有繼續營運的路可走;但另一方面則抱怨增加額外負擔。分析指出,韓國再度陷入艱難處境,一邊是最重要的安全盟友美國,另一邊則是最大貿易夥伴中國。
巧合的是,華府撤銷VEU豁免的時間點,正好落在南韓總統李在明才剛與川普會面、簽署防衛與投資協議的幾天之後。更敏感的是,4日川普政府還突襲了LG新能源與現代汽車在美國喬治亞州的電池廠合資事業,進一步衝擊韓國大企業。
半導體戰火延燒 不確定性依舊
事實上,美國早在2022年就對中國祭出廣泛的晶片出口管制,目的在於遏制北京在半導體與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拜登團隊當時為了顧及盟友利益,特別發給三星、海力士與台積電豁免資格,當時還被視為南韓前總統尹錫悅的重要外交成就。
如今川普政府立場強硬,雖然提出年度許可制,至少避免企業得為每一批貨逐次申請,但仍存在隱憂。業界人士就擔心,如果設備臨時故障卻不在年度清單中,美方能否及時批准額外進口,仍是一大問號。
對此,美方官員則回應,已有「快速審批機制」來兼顧商業需求與國安利益,並強調希望更清楚掌握南韓晶片廠的供應情況。有南韓貿易官員坦言,美國最在意的是「技術外洩或設備被轉移給中國企業」,但三星與海力士早已在VEU框架下做出嚴格安全承諾,他無奈表示:「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再讓美方安心。」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