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曝陳水扁翻身連任經驗:賴清德若能學習,未來可能重獲主導權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汪浩認為,若能學習陳水扁的經驗,賴清德仍有可能在未來重獲主導權。(圖/資料照)

大罷免挫敗後,民進黨內改革呼聲再起、藍營則獲得「無敵星星」,施政內外皆面臨挑戰。作家汪浩今(9)日指出,前總統陳水扁任內也朝小野大,但卻懂得塑造「被霸凌」的故事,讓民眾同情,最終化為綠營凝聚力來源;此外,若能持續強化國安論述和國防戰略,並與產業政策有效結合,便能重掌政治議程。他認為總統賴清德必須展現更果斷的承擔態度,若能學習陳水扁的經驗,仍有可能在未來重獲主導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汪浩指出,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完成首次政黨輪替,但第一任就陷入「朝小野大」困境。民進黨在立院是少數,國親聯手杯葛,行政推動困難;兩岸無法突破「九二共識」僵局,美國為了拉攏中國,對扁有所保留;內政上台資外流、失業率升高、經濟停滯等問題叢生,民調一路下滑。2001年立委選舉,雖小幅進步,但仍被泛藍壓制,形成弱勢總統。

汪浩表示,然而2004年總統大選,陳水扁卻戲劇性翻身,擊敗連宋聯盟,成功連任。其經驗對今日賴清德有三大啟示:

一、把「弱勢」轉化為「對抗壓力」的資源

汪浩說明,陳水扁被藍營長期杯葛,卻懂得塑造「被霸凌」的敘事,讓民眾產生「弱勢總統需要支持」的同情。最終,他將「朝小野大」化為綠營凝聚力來源。對賴清德而言,如今同樣面臨藍白主導立院,若能凸顯「在野黨杯葛攸關民生與國安政策」,即可爭取社會理解與支持。

二、以國安與主權議題凝聚社會共識

汪浩進一步表示,扁政府內政受挫,卻藉由「台灣主體性」與「防禦性公投」將焦點轉向安全議題,轉移選民對內政不滿。兩岸緊張反而促使選民回流,甚至「319槍擊」更強化危機感。對照今日,賴清德在2025年3月因國安記者會獲得民調高點,顯示安全議題仍是選民最關注的核心。若能持續強化國安論述和國防戰略,並與產業發展政策有效結合,便能重新主導政治議程。

三、危機領導與果斷承擔

汪浩也指出,陳水扁在孤立時仍敢於挑戰國會與外部壓力,展現逆境領導特質。他認為,賴清德在大罷免失利後反應遲緩,未及時承擔責任與調整人事,讓支持者失望。要翻轉低迷,賴必須展現更果斷的承擔態度,證明自己有能力帶領支持者走出困境。

汪浩直言,陳水扁的經驗證明「少數執政並非必然失敗」。只要善用外部壓力、掌握安全議題、展現危機領導,仍可能實現翻身。對賴清德而言,今日的低潮正是考驗領導力的時刻。他強調,若能學習陳水扁的翻轉經驗,將「困境」化為「契機」,仍有可能在未來重獲主導權。

陳水扁 汪浩 賴清德 民進黨 兩岸 總統 國安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