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要來了?專家示警「襲台機率飆升」:恐釀致災豪雨

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秋颱若侵台恐釀致災豪雨。(圖/資料照)

受到太平洋高壓籠罩影響,近期台灣天氣維持典型的夏季型態,白天高溫悶熱、午後則易有短暫雷陣雨。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未來一週天氣仍以午後熱對流降雨為主,但下週二、三(16、17日)菲律賓東方外海有熱帶擾動發展跡象,是否發展為秋颱仍需密切觀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賈新興指出,未來10天太平洋高壓仍維持偏強,大氣穩定但地面高溫導致對流旺盛,天氣型態偏典型夏季型,白天高溫普遍落在33至36度之間,局部地區如新北、台南、高雄、屏東則有機會出現37度以上高溫。

降雨部分,明(12日)起各地午後都有明顯降雨,週末雨勢集中在桃園以南山區、彰化以南平地,宜花東也有零星短暫雨。週一至週四(15至18日)午後山區及高屏、宜花一帶有局部降雨機率,下週五至週六(19、20日)則回到西半部與全台午後短暫雷雨的廣泛型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歐洲模式預測,下週二、三菲律賓東方外海可能有熱帶擾動發展。賈新興分析,目前尚無法確認是否會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但若條件成熟,不排除成為今年9月首個「秋颱」。

此外,因預測顯示,21日有東北風增強、低壓帶逐步靠近的跡象,一旦秋颱與東北風共伴,將有較高機率帶來東半部與山區的強降雨,並造成土石流、淹水等風險。

氣象博士林得恩先前就曾示警,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強,可能讓秋颱生成位置更偏西,甚至靠近南海與台灣。若結合東北風,颱風路徑恐更容易掃過台灣本島,且強度可能明顯偏高,帶來致災風險。

林得恩指出,根據過往統計,反聖嬰年往往伴隨「東北雨季加長、氣溫偏低」,東北部、東部秋季降雨量會比常年高,冬天至明年春季氣溫偏冷的機率也超過6成。2008年曾經歷的「辛樂克」與「薔蜜」颱風即是類似背景下生成與侵台的案例,未來幾週需持續提高警覺。

秋颱 林得恩 賈新興 共伴效應 反聖嬰現象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