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未解!堰塞湖還剩2千萬噸水 李鴻源示警「最壞狀況」:只剩1小時逃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市區,造成多人死傷災情慘重,各地救援隊、物資陸續抵達花蓮協助重建家園。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警告堰塞湖還有千萬噸水,若壩體出現管湧(Piping)現象滲漏,「最壞的狀況就是壩體在風和日麗時突然垮掉」且一旦坍塌恐只剩1小時逃跑時間,當務之急應該全力救災並做好防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鴻源曾任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26日再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示警。他指出,目前湖體仍有將近2000萬噸的水,最壞情況就是出現管湧現象,也就是壩體滲漏並在漏水的過程中內蝕將土帶出,水流日積月累恐掏空結構釀瞬間崩塌,2000萬噸的水就會自山上傾洩而下釀成災情。且一旦壩體坍塌失守,洪峰只需要不到1小時就會抵達市區,也就是說能夠逃跑的時間也相當有限。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監控,中央、地方政府及災民做好準備、即時反應,防治第二次災害發生。
另外,李鴻源也舉例日本311地震政府也是請民眾往高處跑,坦言「垂直避難」是現階段最實際、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進一步解釋,因泥沙評估會淹進一樓,但二樓相對安全,且短時間內疏散8千人確實有難度,因此在有限時間內尋找最有效行動方法最重要,至少民眾往高處跑可保命,後續善後再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