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花蓮災區「1物快丟掉」!出現頭痛、腹瀉要就醫 恐引發重症
生活中心/朱祖儀報導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出現嚴重災情,許多熱心民眾為了協助災民儘快恢復家園,趁著教師節連假化身「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鄉幫忙。但一名網友提醒,救災後的物品能丟就丟,否則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先前疾管署也提醒,前進災區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胃炎等傳染病發生風險,民眾若身體不適務必就醫。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網友在Threads提醒,若有人要前往災區,記得要戴口罩,因為當地粉塵很大,若是戴隱形眼鏡的人,記得要帶上護目鏡,戴布手套也不要忘記外面加一層防水手套,這樣可以防水也避免受傷,更重要的是,救災後的衣服能丟就丟,因為水災後會滋生一種病毒「鉤端螺旋體」,嚴重恐引發重症甚至致死。
原PO表示,救災後的衣物和雨鞋就不要穿回日常生活或工作場所,減少細菌帶回生活中的風險,若需要重複使用裝備,則可用10%稀釋漂白水浸泡或擦拭消毒,尤其是雨鞋、手套及工具,一定要仔細清潔。最後是保護寵物,髒衣物清潔乾淨之前,別和寵物接觸。
鏟子超人必做「三保」
疾管署先前也提醒,嚴重積淹水可能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及飲用水受汙染,再加上災後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尚未清除完成,災區仍有短暫陣雨發生,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胃炎等傳染病發生風險。
疾管署指出,民眾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穿拖鞋,或直接接觸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