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嬤」為啥固執要坐優先坐?社工曝背後原因:不是她可以控制的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長髮男坐在博愛座上,被婦人驅趕要求讓座。(圖/翻攝自記者爆料網)

一名曾姓婦人(73歲)日前因為在捷運上逼讓博愛座遭踹飛,引發話題。從網上曝光的畫面可見,當時捷運上其實還有其他空位,曾婦為何執意要坐那個位置?一名趙姓社工觀察直言,婦人似乎看起來生病了,「很固執又動手動腳,晃來晃去多管閒事,這些都很像失智症前期症狀」,固執其實也不是長輩可以控制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在事件發酵後,有名網友意外在捷運遇到該位曾姓婦人,但曾婦卻是坐在普通位子上的,隨後便有網友留言透露,「她(指曾婦)其實一開始有要堅持我坐的優先席,是我隔壁阿姨叫她去其他地方坐,她才去坐這個位置的。」

博愛座改為優先席,並擴大優先乘坐對象為「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圖/交通部提供)

對於為何曾婦堅持要坐博愛座?諮商心理師陳亭亘於臉書分享一名趙姓社工的貼文,社工表示,「這位老太太的行為有點像過世的長輩失智症前期的樣貌,然後直接被踹飛… 希望不要回去發現內傷或血塊,老人家很可能一撞到過兩天就過世。」

「很多長者的『固執』不只是個性問題,醫學上早就指出,隨著老化及大腦額葉功能退化會使人更難彈性思考、更容易堅持己見,因此這也代表他們的固執有時是一種需要被理解的老化現象,但當然理解並不代表應容忍暴力。」

社工最後提醒,博愛座的意義,不只是誰坐誰讓,而是「互相理解與體諒」。長輩要的是安全感與尊嚴,年輕人要的是尊重與被看見。當我們遇到情緒失控的長輩,也許正是他需要幫助的訊號,「有一天我們也會老,也可能變成不理解新世代的固執老人。」他呼籲社會應該補上「理解老化行為」與「公共對話」的教育,避免世代間的對立愈演愈烈。

誰坐 博愛座吵不完 長者要求讓坐爆爭執
陳亭亘 捷運 婦人 社工 博愛座 優先席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