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喝冰水沒用!9月519人熱傷害送醫「鏟子超人」連假花蓮救災注意3件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今日開始是中秋連假,有不少「鏟子超人」志工再湧入花蓮光復鄉災區。不過近日仍炎熱如夏,衛福部統計9月份因為熱傷害就醫破500人次;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排出,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當地居民與志工們要注意保持涼爽、勤補水分,做好自我保護。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衛福部最新熱傷害就診統計,今年9月總計有519人次就醫,高出去年同期的485人次,且9月最後5天每天熱傷害就醫仍有12至39人次不等。
國健署表示,在全台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抵達花蓮投入救災行動,為受災居民打開回家道路的同時,中央氣象署也在近日發布高溫資訊。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排出,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呼籲當地居民與志工們,要保持涼爽、勤補水分,避免發生熱傷害。
預防熱傷害3字訣:
一、保持「涼」爽:選擇穿著寬鬆、透氣的淺色衣服,儘可保持環境通風。
二、「補」充水分:依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時、適度、適量的補充水分,不要等有口渴的感覺才喝水,因為口渴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此外也要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之飲料。
三、隨時留「心」:留心天氣預報及自己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等症狀,請儘快離開高溫環境休息並設法讓身體降溫,以及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不是冰水)或電解質飲料;必要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