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失誤!職員爽領330倍薪閃辭人間蒸發 法院「1關鍵」判公司敗訴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智利一間食品公司,因為會計算錯薪水,意外讓一位員工「財務自由」。(示意圖/PIXABAY)

智利一間大型食品公司,因一筆誇張的會計失誤,意外成就了一場戲劇性的「財富自由」。一名原本月領約新台幣 1.6 萬元的行政助理,竟因發薪作業疏失,一次性收到高達其月薪 330 倍的鉅額款項,約新台幣 522 萬元。男子爽領這筆「從天而降」的意外之財後,旋即人間蒸發,迫使公司走上法律途徑追討,沒想到纏訟三年,法院近日的判決竟是公司敗訴,男子無罪!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會計失手「多發 27 年薪水」 員工秒辭職

綜合外媒報導,這起荒誕的事件發生在智利食品大廠 Dan Consorcio Industrial de Alimentos de Chile。原本該名行政助理每月應領約 50 萬披索,但在 2022 年 5 月,公司會計誤植數字,竟將 1 億 6500 萬披索(約新台幣 522 萬元)匯入他的帳戶。這筆鉅款幾乎等同於他 27 年半的薪水。

公司指出,該員工起初在人資會議上,曾口頭承諾會將款項如數歸還。然而,僅僅過了 3 天,男子便透過律師遞交了辭呈,隨後便音訊全無,完全失聯,讓公司氣得提告,以刑事「竊盜罪」追訴這名員工。根據智利法律,該罪名最高可處 540 天監禁。

原本該名行政助理每月應領約 50 萬披索,會計誤植數字,竟將 1 億 6500 萬披索(約新台幣 522 萬元)匯入他的帳戶,等同他 27 年半的薪水。(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法院關鍵裁定:不是「竊盜」,是「未經授權收取」

這場法律訴訟在智利聖地牙哥法院歷經三年纏訟,最終的裁決結果跌破眾人眼鏡。法院裁定公司敗訴,員工得以無罪脫身,並保有這筆鉅款,法官駁回了公司提出的刑事竊盜指控。

法官認為,這筆款項是公司單方面因行政疏失匯入員工帳戶,員工的行為屬於「未經授權的收取」(unauthorised collection),而非刑事上的竊盜罪。判決指出,這起爭議應循民事訴訟途徑來主張不當得利,要求返還溢付款項,而非透過刑事手段追究。

由於法院認定這筆款項的取得並非男子主動「竊取」或「詐欺」,不構成刑事犯罪,最終將案件轉交民事法院,並裁定男子勝訴,無須歸還款項。

法院認為誤發薪水是公司的疏失,該男行為不屬於竊盜罪,判公司敗訴。(示意圖/pexels)

公司不服揚言上訴:追討行動不會停止

針對這項對雇主極為不利的判決,公司受訪時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與異議。他們將「採取所有可能的法律步驟,特別是申請撤銷原判(application for annulment),以尋求重新審理」,誓言將堅決追回這筆因內部行政失誤而造成的鉅額損失。

其實,歐洲過去曾發生類似的財務漏洞,例如德國一名教師在停職後,仍持續收到全額薪水長達 16 年,總金額高達約新台幣 3,000 萬元以上,直到近期才被內部審計揭發。這起事件不僅突顯了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上的嚴重漏洞,也讓外界關注到各國法律對於「不當得利」在刑事與民事上的界線劃分。

竊盜罪 閃辭 刑事訴訟 民事求償 誤發薪水 330倍薪資 未經授權收取 智利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