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宏都拉斯斷交台灣哭 瓜地馬拉穩交台灣推「晶片之路」衝向科技新時代

國際中心/林奇樺報導

過去不少曾與台灣建交的國家,在轉向與中國建交後,經濟反而陷入困境。以宏都拉斯為例,白蝦出口量重挫,讓當地蝦農苦不堪言,甚至出現要求與台灣復交的聲音。事實上,台灣協助友邦發展,一向重視長期建設與實質合作,並非像中國那樣開出難以兌現的支票。近日,瓜地馬拉就在台灣支援下,全力推動「晶片之路」(Ruta del Chip)國家級科技計畫,期望藉此帶動產業升級、培育半導體人才,並融入全球高科技供應鏈,開啟該國向創新與數位經濟轉型的新篇章。

宏都拉斯白蝦產業在和台灣斷交後,面臨崩盤困境。(示意圖/資料照)
宏都拉斯白蝦產業在和台灣斷交後,面臨崩盤困境。(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外媒《中美洲36(centroamerica360)》報導,該計畫由瓜地馬拉經濟部主導,目標是讓國家進入全球半導體價值鏈。台灣作為全球晶片產業的領導者,扮演關鍵的技術與培訓夥伴角色。根據當地政府資料,目前已有28名瓜地馬拉工程師赴台接受半導體專業訓練,並有4位台灣專家前往瓜地馬拉舉辦技術研討會,吸引超過175位公私部門及學界代表參與,促進技術移轉與知識交流。

瓜地馬拉經濟部長加西亞(Gabriela García)表示,台灣的發展經驗對國家轉型具有啟發性,他強調:「台灣的模式證明,新興經濟體也能發展成科技強國,這正是我們推動可持續轉型的重要參考。」

「晶片之路」計畫以三大方向推進:吸引科技投資、培育專業人才及打造具競爭力的產業環境。多所大學如瓜地馬拉谷大(UVG)及地峽大學(UNIS)已開設微電子與奈米晶片設計課程,並投入相關研究,顯示國內學界與產業正同步推動技術升級。

瓜地馬拉就在台灣支援下,全力推動「晶片之路」(Ruta del Chip)國家級科技計畫。(示意圖/取自Pixabay圖庫)
瓜地馬拉就在台灣支援下,全力推動「晶片之路」(Ruta del Chip)國家級科技計畫。(示意圖/取自Pixabay圖庫)

目前當地經濟部也成立由35個公部門、企業與學術機構組成的技術小組,協調產學合作及國際協力計畫,期望透過政策整合,為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奠定長期發展基礎。分析指出,瓜地馬拉擁有年輕人口紅利、地理位置優勢及低營運成本,有潛力吸引企業將部分產能從亞洲移轉至中美洲。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évalo)表示,這是「重塑國家生產結構、邁向知識經濟的長期戰略」。

除台灣外,其他科技強國如新加坡與南韓也表達關注,未來不排除擴大合作。台灣政府則有意持續協助瓜地馬拉設立創新中心、測試實驗室及人才培訓機構,深化雙邊科技夥伴關係。

儘管仍面臨基礎建設與法規等挑戰,瓜地馬拉的「晶片之路」已顯示出具體成果,也為中美洲科技發展開出新局。政府強調,此計畫不僅象徵與台灣的深厚友誼,也展現國家擺脫傳統經濟結構、邁向創新科技時代的決心。官方指出,「晶片之路」正成為瓜地馬拉現代化的象徵,代表該國以開放、合作與創新的姿態,迎接屬於自己的「科技革命」。

#斷交

GCS 2025 夏季例行賽W7D1-2025/10/10《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