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存股!股債雙多頭啟動!多重資產基金站穩百億俱樂部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資金在波動中轉向穩健配置,多重資產基金吸金力道升溫。以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為例,近一年規模暴增逾1倍、逼近百億大關,反映市場偏好能同時掌握股市成長與債息收益的配置策略,成為高評價時代下的資金避風港。(示意圖/PIXABAY)

儘管市場仍受通膨、利率與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投資人對於資產配置的敏感度卻越來越高,特別是能同時掌握股市成長潛力與債市穩定票息的多重資產基金,今年以來持續吸引市場資金流入。根據統計,2025年以來整體多重資產基金規模自2960億元成長至3170億元,年增7.09%,若拉長至近一年觀察,更成長了10.84%,展現出在波動市況中「穩中求進」的資金轉向趨勢。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此市場氛圍下,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表現尤其亮眼。今年以來基金規模激增61.30%,近一年更暴增119.47%。從2020年底僅8.9億元起步,到2024年規模躍升至61.5億元,2025年進一步成長至百億俱樂部門檻,顯示市場對於該類型基金的信心與接受度正穩步攀升。

布局多重資產成為資金轉向新趨勢

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在經濟放緩跡象浮現下,聯準會重新開啟降息循環的可能性升高,實質利率下行將有助緩解總體壓力,同時激勵企業獲利與資本市場動能重啟。市場已反映未來數季企業獲利將逐步回升,據S&P 500預估,2025年第三季至2026年第四季的每季年增率分別為8%、7%、12%、9%、16%、15%,呈現「前低後高」的成長節奏。

研究團隊表示,在流動性充沛與預防性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多重資產配置更能發揮攻守兼備特性。尤其美股目前預估本益比已突破20倍,遠高於長期均值17倍,評價偏高下,投資人普遍尋求更有效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透過配置大型成長股、非美市場股票、黃金,以及投等與非投等級債券,多重資產基金展現相對穩健的資產彈性。

鎖定成長與票息 雙引擎驅動資產升級

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強調,在震盪市場中,「股債混搭」的資產配置策略尤為關鍵。透過參與企業獲利回升的股票部位,同時搭配高收益債與投資等級債,掌握債息報酬與潛在資本利得,讓基金可在市場反轉時更具韌性,也有效降低單一資產暴跌風險。

此外,該基金主動調整配置比例,靈活因應宏觀環境變化。例如今年上半年,美債殖利率攀升之際,基金透過調降存續期間並增加短債配置,以減緩債券價格波動衝擊;在股票部位則積極布局科技、醫療與非美市場相關標的,提升整體報酬潛力。

回顧歷史資料,即使在2022年股債齊跌之際,該基金仍維持穩健表現,2023年隨市場回穩,基金規模更幾近倍增,顯示長期資產配置與主動管理策略具備高度抗震能力。

市場波動反而創造進場契機

展望後市,研究團隊認為,儘管短期仍有政策與總體面變數需觀察,但市場波動本身已成為主動型基金展現價值的機會。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將持續以強化股債比重調控能力、擴展產業與區域配置範圍為主要策略,同時深化對非投資等級債市場的風險管理與基本面研究,提升整體資產報酬率。

隨著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逐步消散、通膨回落趨勢明確,以及聯準會放鬆政策傾向浮現,多重資產策略預期將進一步吸引追求穩健收益與抗波動保護的資金青睞。投資人若擔心單一市場評價過高或產業輪動速度加快,透過多重資產型基金來進行分散佈局,無疑將是應對當前環境下的更好選擇。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凱基 聯準會 資產 基金 收益 整體 趨勢 潛力 票息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