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士科怎解】黃仁勳的椅子呢?輝達總部卡關 新壽、北市府難題真棘手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翻攝自輝達網站)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翻攝自輝達網站)

台灣的命運再次站在興或衰的十字路口,輝達亞洲總部能否如願落腳台北?不只是招商引資的KPI,更是「誰在AI時代握有節點主導權」的答案。特別在美中交鋒的時代大背景下,主事者每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都可能左右護國神山群體的供應鏈分布、高階研發落點與資本動能的流向,而更恐將左右你我的未來。

然而,在黃仁勳親口宣布輝達亞洲總部「將落腳士林北投」後,半年過去了,動土的鏟子迄今仍插不進北士科的土地。這場看似單純的招商喜事,如今卻成了三方拉鋸的博弈戰:輝達要在AI浪潮中卡位、落腳亞洲、生根台灣,加入護國神山的行列、但地方政府怕圖利、新壽想守權,一前一後卡成兩道最難啃的關卡。

土地所有權握在台北市政府手中,地上權由新光人壽持有,雙方對於解約金看法分歧,令計畫卡關,MOU已到期,下一步仍懸在半空中,「滿天全金條,欲抓無半條」!

問題是,誰都不願當那個先蓋下橡皮圖章,讓事情持續推動的人,人性的拉扯、商業的糾葛、政治的折衝,每個角色都有內心的盤算,還有更多未浮上檯面的戲碼還在默默上演,目前還不確定演到哪一齣,劇情翻轉又翻轉,三方人馬仍在居中協調,許多決定與細節,恐怕要等時過境遷、塵埃落定,才會有更多當時的決策過程被攤在陽光下。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黃仁勳對台灣有感情,他堅決選擇台灣:「這裡是AI革命起點。」此案成敗,將定義台灣在全球矽戰的地位,若成,將象徵台灣行政效率與投資魅力;若敗,恐損國際信心。更嚴重的是,萬一輝達最後決定離台灣而去,無論是台北市政府,或者新光人壽,都將背負不可承受之重的歷史罵名。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時間回到2025年5月19日,上千位民眾頂著酷熱豔陽天,貿協主辦的COMPUTEX2025盛會,看得到長長的排隊人龍,再加上過安檢的層層安排下,進入滿是「輝達綠」看板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為的是聆聽黃仁勳主題演講專場(Keynote),這是首次在台登場的輝達GTC大會,演講主軸聚焦AI發展新篇章,宣布多款新產品與AI系統的新布局,現場更送出由黃仁勳親自挑選、印有「NVIDIA GTC Taipei」字樣白色T恤作為「伴手禮」。

長達將近兩小時的演講,進行到最後10分鐘,黃仁勳步向舞台說到:「我整個主題演講,都是環繞著你們取得的成就展開,顯而易見,台灣最爲最先進產業的核心地帶,AI與機器人技術的發源地,這對台灣來說,是非同尋常的機遇,這裡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基地......;我在太空船塢打造了一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品之一,現在到了向外界揭曉的時刻了......」

螢幕上,一架有菱有角的太空飛船穿過迷霧,盤旋在台北盆地上空,最終將落在不遠處可以看到101的空地上,現場掀起陣陣驚呼,黃仁勳再次開口:「如各位所知,我們正在持續發展壯大,與各位的合作也日益深化,我們在台灣的工程師團隊規模持續拓增,現有的辦公空間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發展需求,所以我決定為團隊打造全新的Nvidia台灣辦公室,並將其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這時候聽眾才驚訝的發現,輝達埋哏之深,原來當伴手禮的T恤上面,印的圖案就是輝達台灣總部外觀。

「我們正在選址,各地市長和不同城市的相關部門,均對我們展現極大的善意,我覺得我們得到一些不錯的優惠,不過我不太確定,感覺還是挺貴的,但黃金地段的價值不言可喻,所以我今天很高興地宣布,Nvidia Constellation將落腳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台下的掌聲、歡呼聲不絕於耳,先前外界猜測許久的疑問,終於有了解答,外星艦隊的「天選之地」確定了!

又過了幾天,黃仁勳在離台記者會上,被問及為何要在台灣增設亞洲總部時,以一句「我們需要更多的椅子!」妙答,全場笑聲不斷。黃仁勳隨即補充說,輝達在台灣已深耕30年,合作夥伴超過350家,隨著業務快速成長,現有辦公空間早已不敷使用,「如果一個人坐下,另一個就得站起來」,因此才決定設立更大的辦公室,讓員工都有位子。

據悉,黃仁勳金口一開,士林北投附近的房仲業者,馬上笑到嘴巴都合不攏,不少金主捧著大把現金立刻鎖定該區物件,甚至天母、淡水、汐止、南港、內湖、中和、永和都跟著一起雞犬升天,成為炒作對象。

嗯,等等,外星艦隊落腳台北,真的會那麼順利嗎?看過電影、影集的都不難知道,外星人降臨地球,地球人的直覺反應是敞開雙手歡迎,然後彼此和樂融融,世界大同嗎?當然不是!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輝達對總部建築的要求如同製作GB200一般,滿是細節,土地需達3公頃以上(約9,075坪),確保足夠空間打造低密度園區式總部。建蔽率需保持較低水準,以營造開放、留白式的創新環境。在設計與施工方面,建造模式傾向「自建自控」,不願假手他人,預計移植Gensler事務所的風格,以確保總部符合全球品牌形象。

目標於2026年5月開工,工期最快3年,預計2028至2029年啟用,總投資逾100億美元,預計創造2,000個與AI伺服器、零組件開發有關的高薪職缺,成為輝達在亞洲的核心研發據點;不過,AI晶片動態模擬與晶圓測試等關鍵研發仍將維持在竹北,由輝達與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等合作夥伴緊密協作。

黃仁勳口中的「北投士林」,指的是「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Beitou-Shilin Technology Park,縮寫為BSTP),他看上的,是新壽擁有地上權的T17、T18兩塊地。這裡是台北市政府傾力打造的都市型科技聚落,起源於2009年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旨在轉型傳統工業區為高科技樞紐。2010年正式核定為科技園區,總面積94.38公頃,位於北投區與士林區交界、雙溪與基隆河匯流處,聚焦智慧醫療、AI與生技產業。

這塊園區開發歷時7年,第一期公共工程於2020年3月完工,包括2016年落成的洲美社宅,提供拆遷戶安置;第二期點交於2020年底。 園區採「區段徵收+私地主搭配市有地」模式,整合私有地與市有地,確保產業與生活平衡。目前約25公頃劃為「科技產業專用區」,市有地占專用區約9.76公頃(四成左右),其餘15.24公頃多由私地主持有。

根據台北市政府北士科官方招商資訊,整個園區的市有T系列地塊總共有6處,分別為 T3、T4、T12、T16、T17 與 T18。其中 T16、T17、T18 合計面積約8.38公頃,已由仁寶電腦與新光人壽得標;T3、T4 與 T12則仍在招商階段。 園區整體占地約94.38公頃,包含市有地(約9.76公頃)與私有地,但T系列僅限於上述6塊市有科技專用地塊,作為核心示範區塊,預計於2031年前完成開發。

北士科其他地塊持有者包括福國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與消防局共建,2020年6月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新洲美段土地,蔡錫全持有,2025年3月以每坪255萬元買下第二塊、文林北路221巷內賴氏古厝土地,賴氏家族持有,擁萬坪地,只租不賣、中鼎集團第二總部、VOLVO服務中心、仁寶電腦、康舒科技、新光紡織、士林電機。 這些地塊多為私有企業或公私合作,強化園區產業聚落。

功能分類方面,北士科是台北市政府規劃的都市型科技園區,不同於新竹科學園區(竹科)、中部科學園區(中科)與南部科學園區(南科)等國家級園區主打半導體、光電與精密機械等高科技製造鏈,北士科的定位更貼近城市創新,聚焦智慧醫療、AI與生技產業,並結合住宅、綠地與公共設施,打造「科技與生活共生」的都市型創新聚落。

責任管轄方面,北士科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直接主管,屬地方型園區,強調「都市整合、科技共榮」,在規劃上兼顧生活品質與產業發展;反觀竹科、中科、南科則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國科會)下屬的科學園區管理局直轄,屬中央型園區,重點放在全國產業布局、出口導向與稅務優惠政策。這也讓北士科在發展方向上更重視醫療與城市應用、AI與生技跨界合作,而非單一製造鏈導向。

輝達與新光人壽於2025年6月簽署合作意向書(MOU),聚焦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地塊的開發合作,這是一項非約束性備忘錄,強調三方(輝達、新壽、台北市政府)協調土地權利轉移與開發事宜,但內容須保密。MOU於2025年9月30日到期後,因補償金與合規爭議未能展延,迄今被認為計畫卡關。

外界關注的「土地所有權與地上權分離」制度,是台北市政府推動公有土地開發的常見做法。市府保留土地所有權,以避免龐大財政負擔與後續土地變現爭議,並透過公開招商設定地上權,吸引民間資金進場。地上權人須負責開發建設、繳納權利金與稅負,使用年限通常為50年,期滿後土地與建物再歸還市府。這種模式可在不出售公有地的前提下,促進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達到公私協力的開發目標。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從內部環境來看,北士科有幾個相對有利的條件,使它被視為輝達等大廠考慮總部落脚地:

一、學研與醫療資源密集:鄰近榮總醫院、新光醫院、陽明交通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各醫療研究機構等。

二、交通與生活機能潛力:靠近捷運淡水線的芝山、明德、士林站,未來有輕軌規劃,並緊鄰洲美快速道路等動線。周邊已有華碩、和碩、英業達等科技企業布局。

三、重劃、管線、都市規劃已在進行:園區內道路、水電、通信管線等採集中預埋方式,未來土地開發較具基礎設施條件。

四、氣候調適與綠能策略:市府曾提出將北士科打造成「體感降溫實驗區」,在都市熱島對策上具有示範意義。94公頃綠地與綠能基礎,符合輝達碳中和承諾,總部設計融入太陽能與水資源回收。 

從外部環境來看,北士科也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科技總部寶地。

一、園區位於北投士林交界,鄰近捷運紅線與國道1號,交通便利,縮短通勤至台積電楠梓廠僅1小時,確保晶片迭代「零時差」,現有員工的居住以及通勤問題不需要大幅變動,也起了安定軍心的作用。

二、北士科被視為台北市科技版圖的重要拼圖,承擔銜接內湖與南港兩大園區、打造北台科技走廊的關鍵角色。園區周邊聚集逾10萬名半導體與資訊工程人才,並吸引仁寶、和碩等主要供應鏈進駐,逐步形成以AI與生醫應用為核心的創新聚落。

三、相較於以電子製造與軟體研發為主的內湖科技園區(華碩、廣達總部所在地),北士科更聚焦於人工智慧與高階應用開發,兩者形成互補關係。若再向南串聯新竹科學園區這座以台積電為核心、掌握全球九成先進製程晶片的半導體重鎮,便構成從台北到新竹的「國家級科技廊道」,其整體經濟貢獻估計占全台GDP約15%,成為支撐台灣新世代科技競爭力的主軸。

總而言之,從區位、產學醫資源、交通潛力與未來科技聚落規劃來看,北士科被視為台北「最後一塊大面積可開發科技園區」,具備被選為高階總部地點的許多先天優勢。黃仁勳的這一選擇不僅凸顯北士科的戰略定位,更放大台灣科學園區群聚效益,強化全球AI供應鏈樞紐角色。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輝達宣布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打造亞洲總部,原是台灣AI版圖的重要拼圖,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爭議。土地屬北市府,新光人壽握地上權,雙方對解約條件分歧,使MOU到期未展延。北市府急提T12替代方案,仍難符輝達需求。這場三方博弈,不只是招商卡關,更是制度、信任與時代的考驗。(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AI教父黃仁勳旋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