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國稀土管制 科技股影響從高到低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中國10月9日宣布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川普緊接著宣布100%對中關稅,美股的重挫並非偶然。然而,真正被波及的並不是那些被新聞標題鎖定的AI晶片巨頭,而是製造這些系統的「中層工業基礎」——工具機、航空、電源與車用供應鏈。國泰期貨最新報告指出,這場稀土攻防的實質影響將落在「馬達、磁體、電源」等中高階零組件層,而非最終AI運算端。
從結構上看,中國稀土供應佔全球80–85%,而精煉與磁體製造更高達90%以上。此次新規除材料外,還涵蓋含有中國稀土成分的加工製品與相關技術,並設下0.1%價值門檻,使得跨國供應鏈幾乎無法迴避合規風險。美國則以100%關稅反制,形成新一輪「供應鏈卡脖子」與「稅務緊箍咒」的雙重戰。
機械、航空緊張
國泰指出,資料中心與高階晶片需求已提前消化供應鏈風險,影響有限。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製造端「沒有替代方案」的工業環節。工具機產業首當其衝。高精度機器人與伺服馬達所用的稀土磁體(特別是鏑Dy)若出現短缺,其耐熱性將下降約三成,將直接影響高溫、高負載條件下的精度與穩定度。台廠大銀微(4576)因同時供應半導體設備與工業機器人馬達,被點名為潛在受衝擊標的。
航空業的風險則更具地緣政治色彩。中國早在7月便將漢翔(2634)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具民軍兩用性的技術與物料出口。儘管漢翔軍品已排除中料源,但部分民用機仍使用含稀土的中國板料,短期替代方案仍在洽談中。若稀土供應再度緊縮,可能造成整機廠拉貨延宕,影響出貨節奏。
電源產業中性
消費性電源依賴度低(<1%),工業與通訊電源中低(1–3%),伺服器電源中度(3–8%),軍工與航空電源最高可達10%。其中伺服器電源大量使用NdFeB與Dy磁體,短期可能受到價格波動影響;但整體AI資料中心需求不會因此放緩。相反地,上游替代供應鏈如澳洲Lynas(LYC AX)與美國MP Materials(MP US)將成為新一輪焦點,兩者正分別進入分離精煉與磁體製造階段。
PCB、蘋概股安啦!
台灣電源廠聯友金屬(7610)因鎢金屬列入管制名單,也被點名具題材性。不過與台達電、光寶科等大型AI電源供應鏈不同,聯友仍屬材料端潛在受惠族群。車用產業的衝擊相對溫和但結構性長。電動車平均需1.5公斤稀土磁體,高於燃油車的0.5公斤。儘管稀土磁體成本僅佔車價不到0.5%,即便價格翻倍,對毛利率影響也僅2–3%;但若供應鏈中斷,交期與產能受限的次級效應將放大。台灣AM廠東陽(1319)可能因全球零件替代需求而間接受惠。
相較之下,PCB與電子組件產業幾乎不受影響。其原料以銅箔、玻纖與樹脂為主,與稀土無直接關聯;加上多數台廠產能已分布在台灣、日本與東南亞,對美出口佔比低,整體衝擊有限。國泰維持對台光電(2383)、台燿(6274)、華通(2313)、健鼎(3044)、臻鼎-KY(4958)等具非中產能廠商的正面看法。
在消費性電子端,Apple早已完成「去中國稀土化」。其iPhone磁體再生稀土比例達96–98%,並與MP Materials簽訂5億美元長約,計劃於2027年前完成美國本土製磁供應鏈。即便面對130%關稅與印度25%稅率,假設中國與印度組裝比重8比2,iPhone售價理論上將上升約11.6%,但蘋果過去從未將關稅轉嫁給消費者,且新稅11月才生效,預期今年出貨仍年增2.5%至2.24億支。AI PC領域的適應力同樣超前。華碩(2357)、宏碁(2353)等品牌自4月起加速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下半年產能移轉完成後,出口美國的產品幾乎不再經中國出貨。報告維持對華碩(2357)與群光(2385)的買進評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