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閃兵「計畫通」?律師驚曝背後算計:數十萬就能享受自由財富
娛樂中心/李紹宏報導
藝人閃兵爭議連環爆,知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等4人均遭拘提到案,並承認花錢找閃兵集團買假病歷。對此,律師黃柏榮說,這些藝人恐違反妨害兵役罪及偽造文書罪,但他分析,其實在市場理性下,這種「投資」極具報酬率。以陳柏霖為例,花10萬元買假病歷,最後交保金額50萬,若表現良好50萬全返還;假設實際遭判6個月以下,得易科罰金約18萬元,律師計算,陳柏霖僅需花28萬元,便能換取自由及收入。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警方調查,在第三波搜索中,被警方拘提的四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書偉及「棒棒堂」小杰』,皆分別坦承花錢買假病歷。
對此,律師黃柏榮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藝人閃兵爭議,通常以妨害兵役罪的司法處理,但當中其實計算頗深,並呈現出一套現實數學題。
舉例來說,陳柏霖花費10萬元,最後交保50萬元,若表現良好,交保金額全數返還。另外,以最重面臨5年刑期為基準,實際遭判6個月以下,得易科罰金約18萬元(以每日3000元計算)。如此下來,陳柏霖僅需付出28萬元代價,便能換取自由和職業所累積的財富。
按照上例,黃柏榮計算,修杰楷、書偉花錢閃兵,同樣以50萬元交保,若認罪態度良好、繳納公益金、無前科,法院多半會宣告緩刑或罰。另外,小杰花30萬元買假病歷,交保35萬元,若法院依相同標準處理,實際結果仍是罰金了結;黃柏榮就認為,這些藝人實際「淨支出」可能僅為數十萬元,並也點出了「刑法失衡」和「司法行政信念斷層」等兩大爭議。
黃柏榮說,這種可明確計算的代價,讓一些企圖和實際閃兵的藝人能夠權衡利弊,進而導致法律威嚇失效,使得制度從道德規範變成經濟選項。二來,內政部雖強調絕不寬貸,但法院常以「悔意明確、初犯無再犯之虞」為由輕判,間接破壞社會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