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攻擊頻傳已釀9死!專家教你如何自保 直接逃跑犯大忌
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日本近期熊攻擊人事件頻傳!據《衛報》27日報導,過去幾周日本的新聞頭條幾乎圍繞著熊的攻擊事件,自今年4月以來,已經有9人在攻擊事件中不幸罹難,創下年度最高紀錄。政府和媒體為此加強宣導預防措施以及在遇到熊時該如何應對,保護自身安全。
三個不要:不要眼神接觸、立即逃跑、轉身背對熊
當你處於和熊面對面的情況時,不要和熊有眼神接觸、不要立即的逃跑、不要轉身背對熊,而是要面對熊慢慢的往後退。此外,不要試圖逃跑或爬樹,熊的速度和敏捷度遠遠超過人類。如果無法避免被熊攻擊,專家建議趴在地上將臉朝下,保護面部和脖子等致命部位。據秋田大學(Akita University)最新的報告顯示,在調查70位遭受黑熊攻擊的受害者後,他們發現其中有7人採取臉部朝下、用手保護面部和脖子的策略後,成功倖免於重傷後果。
登山禁忌:黎明或黃昏出門、隨意丟垃圾
其他方法包含出門時攜帶鈴鐺、哨子,而驅蟲噴霧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此外,因為熊熊較少攻擊成群的人類,出門時成群結隊也是預防的方法之一。在登山時也有禁忌須避免,包含不要在熊最活躍的黃昏和黎明時刻健行,也不要丟棄食物或其他垃圾。
熊為什麼進入城鎮:果實數量退減、全球暖化、鄉村人口退減
在日本各處總共約有4.4萬亞洲黑熊,而北部數量較多,在北海道最北端的小島約有1.2萬隻更大的東北棕熊(Ussuri brown bears)。專家指出,由於橡實和山毛櫸堅果數量下降,飢餓的熊不得不到村莊或城鎮尋找食物,這些地方原本是牠們最不願意進入的區域。
此外,地球暖化導致動物比以往更晚冬眠,這可能也導致人類遇到熊的機率提高。此外,鄉村人口銳減使原本開墾的農田雜草叢生,模糊了山間和村莊以山林作為天然屏障的「里山」(satoyama)。
日本環境大臣:承諾將會訓練更多獵人
由於有證照的專業獵人短缺,秋田和其他地方政府正在想辦法應對激增的攻擊事件,甚至有縣長表示正在考慮向日本自衛隊尋求幫助。日本環境大臣石原宏高(Hirotaka Ishihara)於上周公開表示,攻擊事件上升是「嚴重問題」,並承諾政府將會訓練更多獵人以「管理熊的數量」。面對攻擊事件,日本民眾紛紛自行採取預防措施。在東京北部的群馬縣就有五金行特地設立專區,販售鈴鐺、哨子等趕熊工具。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