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12億美元、籌備逾20年!大埃及博物館開幕 首揭圖坦卡門完整陵墓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座落於埃及吉薩金字塔群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於1日舉行落成典禮。該博物館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文明博物館,收藏超過10萬件文物,並首度展出完整的圖坦卡門陵墓,詳細展示古埃及約7000年的歷史。
這座博物館歷時20年建成,中途歷經了金融危機、2011年阿拉伯之春,及新冠疫情等。資深考古學家也藉此機會,呼籲大英博物館及羅浮宮等,歸還在殖民時期遭掠奪的文物。
盛大的開幕式
大埃及博物館的開幕式於當地時間1日晚上舉行,身著古埃及服飾的演員,圍繞博物館、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搭配數百架的無人機,上演了一場盛大的燈光秀,表演主題則圍繞埃及神祇,如伊西斯、歐西里斯等。
現場也有超過70個國家的代表共襄盛舉,包括比利時、西班牙、丹麥、約旦、日本的王室成員,以及多國的領導人,埃及總統賽西(Abdel Fattah al-Sisi)也與他們合影。美聯社報導,上次如此盛大的場面,是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幕典禮。
耗時20年終落成
博物館萬形以三角玻璃牆,模擬金字塔,內有將近2萬4000平方公尺的永久展廳,收藏了10萬件文物,時間涵蓋前王朝時期到希臘羅馬時期,約七千年的歷史。博物館門口矗立著古埃及最強大的法老王之一、拉美西斯大帝的巨型花崗岩雕像。
此外,此博物館也將首度完整展出「圖坦卡門」的陵墓文物,包括黃金寶座、鍍金石棺與黃金面具,他的陵墓於1922年被英國考古學家發現,奈何舊埃及博物館沒有足夠的空間展出。
大埃及博物館耗資12億美元(約369億元台幣),歷時超過20年打造,建設期間還經歷了金融危機、2011年阿拉伯之春、新冠疫情,以及區域戰爭的打擊等,造成多次的延宕開幕。
如今,終於開幕,埃及前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瓦斯(Zahi Hawass)興奮地告訴BBC,他的夢想終於完成,博物館的開幕也表示埃及的文物保護和博物館管理方面,可以與西方國家比肩。
帶動經濟與旅遊業
除了博物館本身,埃及政府也對周遭地區,以及附近的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進行改造,從興建高速公路到地鐵站,此外,距離博物館車程僅40分鐘的人面獅身像國際機場也已經正式啟用。可望讓受盡風霜的旅遊業,再度興盛。
美聯社引述官方數據表示,埃及的觀光收入占了全國GDP的8%,旅遊人數也在2024年創下新高,來到1570萬人次。埃及旅遊部長法蒂(Fathy)表示,今年造訪人數有望突破1800萬人,當局也希望在2032年,可以達到3000萬人次。
學者呼籲歸還文物
專家認為,博物館的落成,象徵埃及已經做好充分準備要求歸還文物。哈瓦斯呼籲,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及柏林新博物館,分別歸還羅塞塔石碑、丹達臘黃道帶及娜芙蒂蒂胸像。
埃及古物學家漢娜(Monica Hanna)表示,這些文物是在殖民主義的藉口下掠奪的,因此必須歸還。大英博物館告訴BBC,目前尚未收到埃及政府有關於歸還或借出文物的請求。
目前駐紮在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專家已經完成修復圖坦卡門的部分遺物,根據埃及法律,此類修復工作只能由埃及人進行。國際埃及學家協會(IAE)主席陶菲克(Tarek Tawfik)表示,整個計畫都會是埃及的驕傲,他們不僅展出了古埃及歷史,也展出了現代埃及的現在進行式。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