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共三戰】藉台灣光復竄改歷史!官員:遂行一國兩制的和平統一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圖左為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右)(圖/翻攝自中新社)

2025年,中共意圖透過篡改歷史奪台灣治權,第三階段即是以台灣光復80年為由,擅自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活動,我國安局長蔡明彥日前指出,這些相關手法都可歸納於三戰,意即法律戰、心理戰及輿論戰。我國安官員受訪時指出,從王滬寧在他們的台灣光復80週年所稱「五個堅持、七個更好」,就能看出他們想要的和平統一,就是在「一國兩制」的先決條件下。這些手法,也是中共在「反獨促統」的再進化版。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安官員表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參與中共操作台灣光復80週年時有一個敘事「五個堅持、七個更好」,國安單位觀察到後續所有中國發布的文章,以及台灣有相關協力者的敘述,都跟這很像。

首先在五個堅持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平統一,後面還接上「一國兩制方針」,也就是他的和平統一是在一國兩制的先決條件下。第二是堅持是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國安官員提到,過去有人用「各表一中」來闡述九二共識,但其實中國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2010年訪台所提的各表一中,與所謂1992年的一中各表是不同層次的事情。

另外,王滬寧所提到的還有「堅持兩岸交流融合、堅持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堅持團結兩岸同胞、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述五個堅持就第一個最重要!王滬寧認為跟所謂跟中國統一,就是在一國兩制的體制之下,所以這是一個最核心概念。國安官員進一步說明,在王滬寧的論述中,跟中國統一後會有七個好!比如經濟發展會更好,但其實,台灣經濟從2016年之後,「不光講股市,講經濟成長跟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之中的地位,也證明所謂大中華體制,大中華經濟圈作為發展方向是一個失敗的,以22K作為天花板的環境。」

官員指出,他也不懂王滬寧所謂的「能源資源保障更好」的邏輯在哪裡,坦白說,台灣在2016年後,能源的備載能量也與過去截然不同。王還提到基礎建設跟安全保障更好,「這部分,他們有一些比較特別的自信」。另外王滬寧還說「安全保障更好」,這就是後續一些中共利用的台灣名嘴特別講說,「如果解放軍來捍衛台灣的話,大家都比較安全。」其實就是一種極其荒謬的想法。

接著還有「對外交往更好」,王滬寧的意思是說台灣的外交就會更有空間等等,因為以他的概念,台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某特區,也不會有來自中共的打壓。官員接著指出,王滬寧還說會讓「民生福祉更好」,有些人在敘事上會說,台灣跟中國的統一象徵著兩個國家的GDP加在一起,「但台灣人很聰明啦,他們會知道說這等於是國民所得要除以14億人,怎麼會是共同富裕?」

至於「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國安官員略帶嘲諷表示,不知道王滬寧所指為何,難道是在網路長城下,全民有共同圖像,看同一種電視接受同一種是非觀念,這是否是一種精神文化?另外,就是特別在今年去設立了台灣光復紀念日,「坦白說這好像有點臨時」,他們強調在這個紀念日放假,就如同台灣今年也是恢復光復節放假,在跟他們遙相呼應。

王滬寧 李克強 習近平 李亞飛 蔡明彥 中共 台灣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