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兒科才有的風景」影片上線 嬰出生開胸2次 父感謝台大兒醫未放棄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闡述兒科醫療價值。(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最美的風景真的是人。近年台灣醫療出現醫師荒,「四大皆空」、甚至「六大皆空」等名稱已非傳說,其中公私立醫學中心正面臨兒科專業人才的巨大流失壓力。不過,醫院並未放棄,台大兒童醫院今(5)日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闡述兒科醫療價值;更有病童家長哽咽分享一路與病魔奮戰,「醫師沒放棄,當爸媽的更不會放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以「盼尋回初心」為主題,邀請多位兒科醫師真誠分享從醫歷程與心路轉折。從新生兒病房到重症兒童醫療照護的真實場景,民眾可看見兒科醫療最真實的臨床現場的專業、韌性與醫療人文溫度。並以「種子到花朵」的意象貫穿全篇,象徵兒科醫療的細膩與長遠。每一位醫師與護理團隊,都是默默灌溉希望的養分。

吳小妹出生即確診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一歲前開刀兩次。吳爸爸(左)感性說道「醫師沒放棄,當爸媽的更不會放棄。」(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影片中的主角之一吳小妹,出生即確診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出生當天就從外院轉至台大兒醫,由台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執刀,處理心臟狀況。後續交由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照顧。

吳父今日出席記者會時感性表示,妹妹在媽媽生產過程時正常,當天到了要洗澡時才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而轉至台大醫院,出生短短幾個月內就做過2次開胸手術,還曾在裝上心臟支架後,接上葉克膜。讓他與太太當時很緊張。

他說,當時醫師寫下一段話,「接下來把生命交給老天爺。」感謝台大團隊沒有放棄女兒,除外科手術外,還申請從國外輸入「鐵質可吸收支架」,女兒成為台灣第一位治療病童。目前恢復良好已12歲。感謝台大兒科醫師沒有放棄,身為父母更不會放棄。

台大兒童醫院今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闡述兒科醫療價值;更有病童家長哽咽分享一路與病魔奮戰。(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兒科醫師的價值,在於用一個決定、一個行動,改善孩子的一輩子。」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許多醫學生受兒科氣氛感染,想至兒科任職,卻被非醫療人員的父母阻攔,足見外界對兒科工作並不理解。他在1年多,規畫拍攝這部影片,目的並非招生,而是希望各界更認識國內兒童醫療,了解兒科醫師存在的必要,盼讓想走上從醫之路者「回歸初心」。

他說,兒科醫師照顧的不只是孩子,而是一個家庭。「當我們看到家長露出安心的笑容,那份感動就是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此影片不僅是一部醫療紀錄,更是一封寫給社會的信─希望透過醫師與病友家庭的故事,喚起社會對兒科醫療價值的重新理解與支持,讓社會看見那些「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

〈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 影片連結

台大兒醫 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 陳益祥 林銘泰 心臟病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