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盧秀燕是你媽」?中市府官員尷尬答不出 旅美教授:滿朝盡是奴才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上個月22日台中梧棲爆發非洲豬瘟首例,全台啟動15天禁運禁宰,確認將案例鎖在單一案場後,市長盧秀燕這個月6號公開鞠躬道歉,稱「媽媽做不好要檢討改進」,不料「媽媽市長」的道歉引發輿論批評。隔天在議會質詢,台中市議員詢問官員「盧秀燕是不是你媽媽?」,問了三個官員卻沒有一人敢正面回答,場面相當尷尬。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忍不住重話批評:「盧市府滿朝盡是些奴才」。
陳時奮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在社群看到影片,內容是台中市議員林祈烽7日質詢市府的局處首長:「盧秀燕是不是你們的媽媽?」。面對議員的詢問,三位官員都支吾其詞,露出尷尬的笑容說不出話,既不敢開口答「不是」,也不敢回答「是」,最後僅人事處長回答:「是我們全市的大家長」。林祈峰砲轟盧秀燕:「市長是市民的公僕,不是媽媽,領國家的薪水就應該把事情做好,不用再用媽媽市長四個字,來跟市民套交情、情勒」。
陳時奮指出,為何三位局處首長無法回答幼稚園小孩就能回答的問題呢?答案在他們的「奴才」性格:「官員不敢回答『不是』,因為媽媽市長是盧秀燕的政治包裝,怕戳破長官的招牌。他們也不敢回答『是』,因為與事實不符,怕被民眾恥笑。」。
陳時奮在文中提到,盧秀燕選上台中市長後,自封「媽媽市長」,簡稱「盧媽媽」,話題不斷。因為台中市政府的怠惰,梧棲爆發了非洲豬瘟,盧秀燕被迫認錯道歉。即便在如此不堪的情境,盧秀燕依然肉麻當有趣,竟然對市民情感勒索:「讓市民擔心了,媽媽做不好啦!」。
他也反酸官員「是無能的奴才,連鬼話都不會說」假如我要當奴才官員,面對議員的詢問,我也可以說出這段鬼話:「盧市長當然不是我媽媽,但她關心每一位台中市民,就像媽媽關心子女一樣。媽媽市長是盧市長施政時的自我期許!」。
陳時奮認為,「盧秀燕長期自稱『媽媽市長』,其實就是連篇鬼話,以下是我的分析。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都有特定的權力與義務。市長與市民是一種權力義務關係;媽媽與子女是另一種權利義務關係。兩者不容混淆,更不可以相提並論。市民面對許多公共事務,但無法個別處理(例如廚餘回收),只能委託代理人統籌處理。在民主社會,這個代理人就是地方首長。透過民主機制,台中市民票投政見最優的候選人擔任市長,解決市民無法個別處理的公共事務。」。
陳時奮指出,「市長與市民是一種合約關係,人民給予市長公權力動用預算與制定施政方針。市長必須依法行政,接受各種監督,實現競選的承諾。若有貪瀆與失職,市長必須承擔政治、行政、或法律責任。媽媽與子女則是一種生物關係,目的在繁衍後代。子女年幼時,仰賴媽媽的照顧;媽媽年邁時,仰賴子女的扶養。兩代的合作無合約束縛,媽媽是否盡職與子女是否孝順,無政治與行政責任的約束,只有部分的法律責任。」。
最後陳時奮重話抨擊:「盧秀燕是民選市長,卻自稱市民媽媽。這個身分包裝充滿政治算計。以非洲豬瘟的爆發為例,盧秀燕身為市長,必須為失職承擔政治、行政、與法律責任。向市民道歉時,盧秀燕竟說出『媽媽做不好啦』,暗示市民要寬待媽媽市長。靠著高明的政治包裝,盧秀燕享盡市長的權力,卻未善盡市長的責任;盧秀燕得到媽媽好處,卻不必承擔媽媽的壞處。盧秀燕的施政靠政治包裝,當然只能吸引到奴才等級的局處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