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台灣當辛巴威!台幣改版不是刪零 央行:防偽升級、幣值不變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Wikimedia Commons網站)

「一百兆鈔只能買一條麵包」,辛巴威惡性通膨的荒謬畫面,近來被拿來對照台灣的「新臺幣鈔券改版」。中央銀行強調,兩者性質根本不同:台灣正推動的是現行鈔券的防偽與設計升級,沒有新舊幣值兌換、更不會引發通膨;幣值與購買力維持不變,目的只有一個,讓鈔券更安全、更環保、更貼近全民需求。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刪零換幣」,是把鈔券做得更安全、更好用

央行指出,這次改版針對現行已使用多年的鈔券,全面導入更先進的安全防偽技術,讓民眾更快辨識真偽;同時採用更友善環境的原物料與製程,朝永續方向精進;在設計端也強化無障礙元素,並把主題擇定過程納入公民參與機制,凝聚社會共識、提升認同感。

央行再次澄清,改版只提升鈔券品質與可用性,不涉及任何幣值更替或新舊幣兌換,更不會因為「換新鈔」就改變物價與通膨路徑。「紙幣的價值靠的是穩定的經濟與政府的信用,而不是面額上的數字。」央行用白話把重點講清楚:信任才是貨幣的底層邏輯。

辛巴威的教訓 vs. 台灣的經驗

央行以辛巴威為例提醒:當年在惡性通膨壓力下,當局不斷印鈔、刪零重發,甚至出現「1元新幣兌1兆元舊幣」的極端情況,人民對貨幣已失去信任,面額再大也只是紙片。這並非「改版」能解決的問題。

台灣則走過不同道路。民國38年面對嚴峻通膨,政府推動的是幣制改革,推出「新臺幣」,以「1元新臺幣兌換4萬元舊臺幣」,並採取嚴謹的發行紀律:限額發行、十足(或充足)準備,包含黃金與外匯準備,並搭配民生穩定措施,逐步控制物價、穩定匯率、重建信心。 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亦撰文回顧,當年當局以黃金與美元作為發行準備,並專案進口民生物資,透過制度與紀律把物價壓回來;他強調,貨幣信用的建立從來不是「改版」三個字就能辦到,辛巴威就是反面教材。

央行想做的,是把「信任」繼續做厚

央行這次溝通的主軸,其實是延續台灣長年以來的貨幣治理傳統:一方面在技術面提升防偽門檻、降低偽鈔風險;另一方面在社會面兼顧永續與無障礙,讓更多族群能直覺使用;再者透過程序面的公民參與與公開說明,把「怎麼選題、怎麼設計」講明白,降低猜疑空間。

外界關心「改版會不會影響購買力、會不會造成通膨」?央行回應非常直接:不會。因為此次完全不是幣制更替,不涉及幣值重定義與新舊幣兌換,更沒有「刪零」或「強制回收」等劇烈手段,市場供需與總體環境也不會因此被扭動。

社會討論很正常,但焦點別放錯

近年物價、匯率、利率與地緣政治牽動民眾情緒,對「錢」的任何變動都格外敏感。央行指出,討論很正常,但應區分概念:

幣制改革:是「單位重訂/新舊幣對換」,會動到貨幣制度與人民資產計價方式。鈔券改版:是「紙鈔升級」,強化防偽、設計與材質,不改變幣值與制度。

辛巴威的故事提醒世界:失去信任,再大的面額都沒用;台灣的經驗則告訴我們:制度、紀律與透明,才是貨幣信用的長期來源。央行此次鈔券改版,回到本質就是三件事,更安全、更新穎、更全民。不改制度、不動幣值,只把「拿在手上的那張鈔」做得更值得信任。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Wikimedia Commons網站)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中央銀行網站)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中央銀行網站)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中央銀行網站)
新台幣改版引發「會不會辛巴威化」疑慮,央行澄清此次只是防偽技術升級、材質更環保、設計更友善,完全不涉及幣值重算或刪零,更不是幣制改革。辛巴威惡性通膨源自經濟崩盤與政府失信,與台灣穩健財政、穩定物價與充足外匯完全不同。央行強調:改版只讓鈔券更安全、更耐用,不會改變貨幣價值。圖為面值為一兆元的辛巴威幣。(圖/翻攝自中央銀行網站)
中央銀行 台灣 鈔券 幣值 通膨 面額 紀律 環境 民生 匯率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