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誤認China還瞎!蘇丹血腥屠殺慘 促停火協議國家竟是內戰幕後黑手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 蘇丹現在怎麼了?
  • 蘇丹如何被外部勢力介入?
  •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埃及
  •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沙烏地阿拉伯
  •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俄羅斯
  • 還有哪些外國勢力?
  • 易被外力操弄的國家
  •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台灣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專,遭大量抗議留言湧入,內容幾乎為「不滿中國向蘇丹叛軍出售武器」。這起此China非彼China的無奈插曲,讓蘇丹平民目前正受叛軍大規模屠殺的事件受到台人關注。

    蘇丹叛軍「快速支援部隊」(RSF)本月2日奪下達佛地區首府法舍(El Fasher),隨後傳出RSF在當地大規模屠殺,連街道都被血水染紅,慘無人道。在外界對達佛屠殺的國際壓力不斷升高之際,RSF 6日宣布,已同意接受由「四方集團」,也就是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提出的人道停火提案。但其實這四個國家中,竟然有三國是介入這場內戰的幕後黑手,是讓這場「代理人衝突」變得複雜、致命的幫兇。

    圖為國防部發言人粉絲頁的蘇丹人士留言截圖。(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facebook.com)

    蘇丹現在怎麼了?

    叛軍「快速支援部隊」(RSF)上周奪取達佛地區首府法舍(El Fasher)後,傳有數百名蘇丹平民慘遭屠殺的恐怖悲劇,而這其實只是這場已持續兩年半、造成超過15萬人喪生、逾1230萬人流離失所的殘酷內戰最新一章。

    先前報導指,英國耶魯大學透過衛星看到蘇丹國內遍布屍體、街道因鮮血變成紅色,學者表示這堪比盧安達式的屠殺。

    根據CNN報導,雖然外界多將蘇丹戰爭描繪為兩名敵對將領之間的內戰,但事實上,多個外國勢力的暗中介入使這場衝突更加複雜,也更加致命。

    在外界對達佛屠殺的國際壓力不斷升高之際,RSF 6日宣布,已同意接受由「四方集團」,也就是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提出的人道停火提案。

    然而,試圖調停停火的這四個國家中,有三個國家其實都被專家、人權組織,以及多個西方政府指控以不同方式插手戰局,包括提供武器、資金、後勤支援,甚至在外交上為特定陣營背書。這三個國家分別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俄羅斯。

    餐風露宿的蘇丹難民。(圖/翻攝自X平台 @Alnazeirabusai1)

    蘇丹如何被外部勢力介入?

    調停的這四國最初都支持蘇丹軍方在2019年推翻長期獨裁者巴希爾(Omar al-Bashir)政權,以及軍方在 2021年進一步鞏固權力的軍事政變。

    但當這場政變的兩位主角:RSF的領袖、外號海米提(Hemedti)的達加洛(Mohamed Hamdan Dagalo)與掌管國家軍隊的「蘇丹武裝部隊」(SAF)的布爾漢(Abdel Fattah al-Burhan)兩人反目後,外國勢力被迫選邊站隊,情勢也變得更複雜。

    蘇丹被許多人視為整個區域的戰略要地,作為連接中東與非洲的樞紐,它掌控著約800公里的紅海海岸線,這是國際主要航運航道之一;境內擁有豐富的農業用地與大量金礦,也是全球最大阿拉伯膠生產國,該原物料廣泛用於食品、藥品與化妝品。

    此外,蘇丹還在區域水資源外交中扮演關鍵角色,約640公里長的青尼羅河(Blue Nile)流經其境內。

    曾任美國駐柬埔寨與辛巴威大使、現任外交政策研究院(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非洲項目主席的雷伊(Charles Ray)指出:「誰控制了蘇丹,誰就能在更廣泛的地區發揮影響力。不僅在非洲之角,也包括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聯多次被指控向海米提的RSF準軍事組織提供武器。

    專家與人權倡議者表示,在達佛地區發現的部分武器可追溯至阿聯。美國拜登政府也指出,部分位於阿聯的公司與RSF有聯繫。

    但阿聯對此強烈否認,但聯合國安理會任命的專家小組去年已表示,這些指控「具備可信度」,美國國會部分議員也因此多次試圖阻止對阿聯的軍售。

    本月初,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更呼籲將RSF正式列為恐怖組織,並在聲明中指出包括阿聯在內的「外部支持者」,正在「助長並從這場衝突中獲利」。

    喬治城大學當代阿拉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安納尼(Khalil al-Anani)表示,阿聯介入蘇丹的主要動機是經濟利益,包括掌控蘇丹的自然資源、農業與黃金。

    安納尼指出,阿聯「不希望看到蘇丹出現成功的民主轉型」,「這與阿聯更廣泛的區域策略一致,過去十多年來,它一直是阿拉伯世界反革命勢力的主要資助者。」

    阿聯與RSF的關係並非始於這場戰爭。RSF首領海米提在阿聯擁有深厚人脈,阿米堤的家族成員在阿聯經營公司。根據美國官員說法,這些公司組成了複雜的商業網絡,讓海米提的RSF可從這些公司買進武器,作為交換的是,RSF控制地區金礦產出的黃金,可在杜拜販賣。

    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已制裁多家此類公司,並指出這些公司由海米提及其兄弟穆薩(Algoney Hamdan Dagalo Musa)與拉希姆(Abdul Rahim Dagalo)或其親信掌控。

    阿聯領導人的首席外交顧問加爾加什(Anwar Gargash)否認與RSF有關的指控,更稱這些報導都是「假新聞」,「不幸的是,假新聞與各種媒體攻勢試圖將我們描繪成另一種形象。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談判、是向文人統治過渡,最重要的是停火。」

    阿聯駐華府大使館在 CNN 報導其涉入蘇丹後也主動聯繫該媒體,強調阿聯「始終支持區域與國際努力,以實現立即停火、保護平民,並追究所有衝突方的責任」。一位阿聯官員在致 CNN 的信中表示:「自內戰爆發以來,我們完全沒有向任何一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

    另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報告,今年5月曾在達佛發現中國製 的AH4榴彈炮。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資料,阿聯是唯一確認自中國進口該型武器的國家。

    長期研究蘇丹及其周邊地區的獨立學者歐貝德(Selma el Obeid)指出,阿聯與RSF的軍事合作不只武器,「對阿聯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接觸RSF雇傭兵,好在其他地區加以利用。」

    在2021年發生政變之前,蘇丹部隊曾作為沙烏地領導的聯軍一部分,在葉門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作戰。2019 年,海米提曾證實蘇丹軍人駐守葉門,並表示他們對聯軍的支持「將持續下去」。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埃及

    蘇丹的鄰國埃及,在巴希爾被推翻時支持SAF的布爾漢與RSF的海米提,並在2021與2022年舉行多次聯合軍演。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是一名前將軍,2013年他領導政變推翻了埃及首位民選總統,隨後上台執政。塞西政府嚴厲打壓異議與公民自由,多個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與人權觀察都對埃及人權狀況表示嚴重關切。

    美國前外交官雷伊表示:「旁邊有個自由、民主的蘇丹,埃及的問題會被凸顯出來,這對塞西政府維持控制毫無助益。」

    為了不讓蘇丹民主化,埃及總統塞西在兩位蘇丹將領決裂後,明確表態支持布爾漢與他的SAF,還多次會晤布爾漢政府官員,提供外交支援。

    上個月的其中一次會談中,埃及外交部特別強調支持SAF,聲明稱埃及「堅定致力於維護蘇丹主權、領土完整與其國家機構的重要角色,特別是蘇丹武裝部隊(SAF)。」

    海米提過去曾指控埃及向SAF提供武器並攻擊RSF,埃及則否認這些指控。

    作為鄰國,埃及對蘇丹的未來非常在意。喬治城大學的安納尼指出,埃及主要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特別擔心蘇丹動盪會波及尼羅河,這是埃及的生命線。他還補充,開羅的另一個目標是「防止巴希爾倒台後蘇丹出現民主制度」。

    不過安納尼也指出,埃及的支援能力有限,因為塞西政權在經濟上嚴重依賴阿聯的巨額資金援助。

    不只政治考量,還有現實層面的考量。安納尼說:「埃及也害怕戰爭引發的人道災難,若成千上萬的蘇丹難民湧入,對本來就脆弱的經濟會造成更大壓力。」

    雷伊則補充,埃及還長期面臨水資源安全問題。十多年來,埃及與衣索比亞因尼羅河水源問題爭執不休。自衣索比亞宣布興建「衣索比亞復興大壩」(Grand Ethiopian Renaissance Dam)以來,兩國衝突持續。該壩於今年9月正式啟用,埃及則強烈抗議,因其九成淡水仰賴尼羅河。

    蘇丹位於衣索比亞與埃及之間,在這場爭端中地位關鍵。雷伊說:「讓蘇丹站在自己這邊,對埃及在與衣索比亞的競爭中是巨大助力。」

    蘇丹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道危機中心。(圖/翻攝自UNICEF官網)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沙烏地阿拉伯

    表面上,沙國保持中立,呼籲由蘇丹人民自行解決衝突,並與美國共同主持多次調解會談。但觀察人士指出,其實沙國與埃及類似,暗中支持布爾漢與SAF,提供外交支撐。

    戰事爆發初期,沙烏地在撤離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數千名外國人離開蘇丹。

    沙國明確表示,蘇丹是其「直接鄰國」,其首要目標是維持紅海沿岸穩定。這條貿易航道對王儲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推動的沙烏地阿拉伯經濟轉型計畫非常重要。

    美國前外交官雷伊指出,與阿聯類似,沙國在蘇丹擁有深厚的經濟與戰略利益,並希望避免被區域競爭對手超越,「沙國參與非洲事務,尤其在北非與撒哈拉以南地區,既有經濟考量,也有戰略動機。他們不希望看到競爭對手搶佔地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在地緣政治上不落人後。」

    外國勢力參與其中:俄羅斯

    雖然俄羅斯自己正忙於俄烏戰爭,俄國仍將蘇丹視為深化俄在非洲影響力的機會,以及覬覦在蘇丹的礦產開採權益。

    美國過去曾指控俄羅斯「為追求自身政治目的,在蘇丹同時與兩方往來,犧牲的是蘇丹人民的生命」。

    CNN 先前報導指出,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Wagner)曾透過敘利亞、利比亞與中非共和國向RSF提供飛彈。

    多年來,瓦格納在薩赫勒(Sahel )地區扶植武裝團體與威權政權,以此獲得龐大的礦產開採權益,包括蘇丹金礦業的大量特許。

    瓦格納在蘇丹的活動也引起烏克蘭關注。據報導,基輔在2023年多次襲擊 RSF。CNN先前調查顯示,這些攻擊很可能出自烏克蘭之手,但基輔未承認也未否認。

    自2023年瓦格納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叛變失敗、並在墜機事故中喪生後,俄國試圖將瓦格納與戰鬥人員納入正規軍體系,對該組織在海外的行動加強掌控。

    雖然瓦格納曾明確支持RSF的海米提,但克里姆林宮同時與SAF的布爾漢談判,希望在蘇丹港建立海軍基地,以確保進入紅海的戰略通道。

    還有哪些外國勢力?

    如前段所提,國際特赦組織今年5月曾在達佛發現中國製的AH4榴彈炮以及GB50A導引炸彈,該組織當時表示,這些武器是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Norinco Group)所生產,該公司為中國國有企業,應是由阿聯轉送到蘇丹。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資料,阿聯是唯一確認自中國進口該型武器的國家。儘管中國官方未對此回應,彭博社報導指,蘇丹的穩定其實對中國的一代一路計畫來說很重要,包括需要穩定交通與投資環境來連接非洲資源與本土。

    不只中國武器在蘇丹被發現,《衛報》上月28日獨家報導指出,蘇丹戰場上發現英國製造的軍事裝備,這些裝備正被RSF軍隊使用,再次引發外界對英國向阿聯出口武器的審查。UAE曾多次被指控向蘇丹的RSF部隊提供武器。

    雖然UAE矢口否認,但在蘇丹發現的軍事裝備證明文件已交由國際組織進行審查。

    易被外力操弄的國家

    喬治城大學當代阿拉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安納尼認為,「蘇丹衝突中沒有真正的中立者」。他指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目標與利益。控制蘇丹,就代表能影響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多年來的殘酷暴力摧毀了蘇丹的制度,使國家陷入混亂、民生凋敝。安納尼說,這使蘇丹成為外國勢力覬覦與操控的肥沃土壤。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 蘇丹 屠殺 RSF SAF 內戰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埃及 中國 英國 美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