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別開燈!專家證實「關燈洗澡」助緩解失眠 新療癒法外國爆紅
國際中心/游舒婷報導
外媒報導分享,近期國外社群上掀起一股「Dark Showering」的趨勢,顧名思義就是在燈光昏暗或全暗的環境中洗澡,這不是為了氣氛,而是有醫師分享,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大腦放鬆,對改善失眠也有一定的幫助。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紐約郵報》報導,根據美國加州精神科醫師暨腦影像專家丹尼爾.艾蒙(Dr. Daniel Amen)表示,光線對大腦的影響超乎想像,明亮或藍光會促進皮質醇分泌、降低褪黑激素,使人清醒;而昏暗或無光的環境,則能讓副交感神經啟動,身體自然進入休息與修復的狀態。
艾蒙解釋,昏暗的燈光可以想成關掉大腦的「威脅雷達」,刺激減少後,讓人平靜、更有安全感。他建議,想嘗試「關燈洗澡」的人可循序漸進,可先在睡前一到一個半小時調暗燈光,或改用柔和的琥珀色、紅色燈源,洗澡時關掉燈與螢幕,搭配薰衣草或乳香精油,保持涼爽室溫(約18~20°C)並準備柔軟毛巾,洗澡不要洗太久,15至20分鐘即可。
艾蒙表示,這類黑暗感官儀式屬於被動放鬆,不是主動讓大腦冷靜,而是創造讓大腦能自動降速的環境,因此特別適合焦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失眠族群。
不過,若在黑暗中感到不安,也不必勉強,艾蒙提醒,對於有創傷、憂鬱或解離經驗的人來說,全黑環境可能引發脆弱感,這時可搭配柔光、輕音樂或香氣來增加安全感。
至於習慣晨浴、難以改變時間的人,艾蒙則建議可以用冷水洗澡,冷水能刺激迷走神經、降低發炎反應,並啟動有助平衡壓力反應的大腦區域,早晨洗冷水澡可以提神聚焦;但若在夜晚使用,沐浴時間建議縮短且記得洗完後要做好保暖,以免干擾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