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直播中未否認性醜聞指控 學者分析技巧:間接證實真實性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館長陳之漢14日被昔日戰友、「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館長15日晚間直播回應,認為他們員工的動機是為了金錢,且可能早有計畫。學者沈榮欽撰文寫下【說服的技巧:館長如何回應爆料?】他在文中提到,館長在直播中沒有否認李慶元宣稱的性愛錄影、錄音、與對話,換句話說,館長間接證實這些證據的真實性。
沈榮欽今(16)天寫道,館長直播回應李慶元的爆料後,除了民眾黨與中國網友大舉支持,表示館長已經自證清白,也有很多人表示館長完全沒有澄清,已經自證其罪。除去網軍和冥頑不靈的小草之外,其實這兩種互斥的說法是可以並存的,因為他們指涉的是不同觀眾心中的感受,其中的關鍵與館長的說服技巧有關。因為其中牽涉到心理學的說服過程,值得稍微說明一下。
沈榮欽說,首先要了解的是,館長在直播中沒有否認李慶元宣稱的性愛錄影、錄音、與對話,換句話說,館長間接證實這些證據的真實性。
如果你是館長,面對爆料人掌握的證據都是真實的,你應該怎麼反駁?沈榮欽指出,館長用了以下四種方式反駁: 1. 性愛影片在館長手機內,但他的手機不是隨身攜帶,都放在辦公室,所以其他人能夠拿到。 2. 錄音是選擇性揭露,只公布對他們有利的部分。 3. 對話可能斷章取義。 4. 都是 10 年前的事了,誰能記得?
沈榮欽認為,其實第四點是故意混淆,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閃躲回覆時也這麼說,對話中提到藝人汪小菲,蔡董與赴中國等事,顯然是最近發生的。
既然館長無能否認證據的存在,那麼要如何說服館粉與小草?答案在館長的直播方式。沈榮欽分析,館長雖然強調對方要毀掉館長的人設,但事實上這正是館長回應的方式。
直播之初,館長首先談的不是這些證據和事件,而是李慶元等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很簡單,因為他們死要錢。他們認為館長賺了很多,硬要館長交出 2000 萬。館長接著細數自己多照顧他們,他們多麼忘恩負義等等,因為對方並非知名人物,尚未建立自己的人設,所以館長將整個直播的時間與重點都放在這裡。
在確立對方人設之後,館長才開始隱隱約約地談到爆料與證據。觀眾只要接受館長對李慶元等人的人設,自然會懷疑他們提出的證據,這時館長說什麼都會被放在有情有義 vs 忘恩負義與死要錢的框架下檢視,自然會接受館長的說法了。
沈榮欽提到,其實不只是館長,很多政治人物都會用同樣的方式,「只要能夠讓支持者相信對方足夠邪惡,我做什麼都微不足道了」。
當然館長的說法對於比較理性思考者是沒有用的,因為他的言論自我矛盾的地方太多,對方的動機和館長自承的證據真實是兩回事,一下說赴中國要做生意,一下卻說赴中國是當和平大使;一下說是要民眾黨聲量,一下說是支持柯文哲理念等等,理性思考能力比較強的人,很快就會發現館長自相矛盾之處,而覺得十分可疑。
沈榮欽還表示,但是很多人被說服的過程並不是依賴理性,更多的是情緒(感性)。館長之所以要花費多數時間細數對方無情無義、死要錢,為的是激起情緒的不滿,這時大腦理性作用會受到壓制,因此這些人會相信館長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