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都無法取代的3職業!連黃仁勳都認證了 未來年薪可衝破300萬
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在科技快速演進、AI全面崛起的時代,許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將被取代,因此紛紛投入程式與AI技能。然而,AI教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卻提出不同觀點,他並不認為人人都應該去學寫程式,反而鼓勵年輕人投入技術工領域。
黃仁勳點名3職業未來稀缺 年薪衝破300萬 他強調,全球對資料中心的需求正急速攀升,將創造龐大的勞動需求,尤其是在電工、水管工、木匠等技術工種。他指出:「我們將需要數十萬名技術工人來建造這些資料中心。」在他看來,各國經濟體的技術工職缺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成長,需求每年都會倍數增加。
黃仁勳並非只靠言語鼓勵。輝達已於9月底宣布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投資OpenAI,推動大量使用NVIDIA處理器的資料中心建設。依據推估,一座約7000坪的資料中心,在施工期間需要約1500名建築工人,其中許多職位不要求大學學歷,但年薪卻能超過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元),加班費另計。完工後仍需至少50名全職員工負責維運,而資料中心也會進一步帶動周邊3.5倍的工作機會。
他多次呼籲各界應培育更多水電與管線技工,因為下一波科技浪潮的重點並非軟體,而是支撐AI運作的實體基礎建設。
儘管外界擔心未來機器人會取代技術工工作,但專家普遍認為這仍言之過早。BetterUP的AI首席科學家里斯指出,機器人雖然進步快速,可能很快投入搬運、卡車駕駛等入門工作,但要處理複雜任務仍需時間;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器人專家Ken Goldberg更直言,人形機器人即將全面取代人類工人是誤解,實際發展速度仍相當緩慢。
在AI時代,技術工仍擁有巨大成長潛力。他們將與AI與機器人協同合作,負責那些需要高度技巧與細緻判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當技術學徒完成訓練後,迎接他們的是嚴重缺工的市場。隨著更多年輕人意識到技職教育的重要性,許多學校卻反而面臨師資不足的危機。美國教育部預估,2025至2026學年度至少有26個州將出現職業與技術教育教師短缺。
因此,為填補技職領域的人才斷層,不僅是技術工稀缺,能培育技術工的老師與師傅,更是未來最搶手的關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