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青菜不能解決便秘!醫揭秘「4迷思」 一堆人都做錯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人有便秘困擾。(示意圖/資料照)

現代人長期久坐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便秘。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多吃蔬果就可以改善,但醫師郭彥良先前打破迷思,表示其實最重要的是在想排便的時候,就馬上找到廁所解放,是最理想的狀態。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彥良指出,其實排便的原理是經過消化後的食物會被儲存在大腸中,因為大腸不太願意吸收營養,所以基本上它僅提供放置,正常來說借放1天後就會排出,不過如果它不願意借放太久,就會一直跑廁所,反之則會2、3天才解放一次。而這些食物在大腸內儲存到一定的程度後,腸子就會將它們往下推,到了指定位置後就會產生便意。

郭彥良表示,等到食物來到肛門的括約肌後,此處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內括約肌,另一則是外括約肌,人的意志只能控制外括約肌,內括約肌則必須靠腸子的神經自主控制,意思是人類只能阻止排便,避免在不適當的時機解放,但不能靠意志將糞便排出,「所以理想的排便是可遇不可求的。」

郭彥良進一步說明,「除非時機對了,否則沒有辦法靠意志力排便的。」並舉出4個熟知的預防便秘方式,並解釋其中無法幫助排便的原理。

1、多喝水

唯一有效的喝水是睡醒覺內30分鐘內大量飲水,這能誘發胃結腸反射,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有助於排便。但如果是在其他時間內飲水,只會幫助排尿而已,所以別再傻傻相信「多喝水能軟化大便」了。

2、多運動

多運動雖然對身體好,但並不會讓腸子也跟著蠕動,更不會因此讓排便變得順暢,進而改善便秘。

3、多補充蔬菜水果

多吃蔬果確實對身體很好,也能讓腸子的蠕動加快,但如果無法排出,只是單純讓糞便量變多的話,對便秘的人反而是雪上加霜。

多吃蔬菜不一定能解決便秘。(示意圖/資料照)

4、定時上廁所

「這是超誇張的衛教!」郭彥良解釋,依照上述的排便原理可知,人是無法靠意志排出糞便的,因此時機不成熟時,就算坐在馬桶上,頂多只能讓你排出幾顆象徵性的便便交差了事。

另外,郭彥良表示,有人會因為覺得外面的廁所很髒,忍到回家才解放,但通常也已失去排便的機會了,「如果一再錯過排便時間,腸子就會像充氣幾天的氣球一樣,收縮力很差,導致腸子軟弱無力,失去原有的收縮力。」所以最好的預防便秘方式是,早上起床喝一杯溫開水,30分鐘內如果感覺到便意,就是胃-結腸反射,儘快去解放。

便秘 郭彥良 迷思 排便 喝水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