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靠向中國」反被拖垮!蝦農倒一片淚喊:台灣最好
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部分產品的出口受到衝擊,當地媒體報導指出,不少中小型「蝦養殖」業者倒閉,相當艱難,當地商會更提出,在出口量與穩定性上,台灣明顯優於中國;許多蝦農希望恢復與台灣的貿易。而宏都拉斯總統大選在即,對外政見成為重點,執政黨方主張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兩名反對派候選人則提出願與台灣恢復邦交。
與中國建交 宏都拉斯當地產業反應不佳
綜合《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等外媒報導,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以來,當地不少產業面臨衝擊。宏都拉斯私人企業委員會(COHEP)前主席魯茲(Santiago Ruiz)直言,與中國建交從經濟角度來看可謂「完全失敗」,不僅未帶來商機、中方多次未兌現承諾的投資,甚至讓廉價中國製品對關鍵產業造成重創。
當地媒體也詢問多位商人,多名蝦農與中小企業主提出,北京不履行承諾的採購計畫,像是首批運往中國的宏都拉斯咖啡最終未能成行;還有「蝦產業」,與台灣斷交後,宛如失去至關重要的市場,宏都拉斯對中國出口可說是微乎其微,造成宏國約數十家企業倒閉,眾多蝦農認為應恢復與台灣的既有貿易條件。
蝦農面臨寒冬 商界盼望恢復台灣市場
宏國水產養殖協會(ANDAH)的數據顯示,過去宏都拉斯對台白蝦出口,佔其總量約四成,如今在失去台灣這重要市場後,出口暴跌67%、營收也跌了78%。宏都拉斯南方商會主席澤拉亞(Carlos Zelaya)直言,中國市場缺乏吸引力,宏國自2023年與台灣斷交以來,外銷情況逐漸「無起色」,從出口量與穩定性來看,台灣明顯優於中國。
宏都拉斯將在本月30日舉行總統大選,導向台灣還是中國也是政見重點之一,執政黨候選人蒙卡達(Rixi Moncada)傾向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對手阿斯富拉(Nasry Asfura)及納斯魯拉(Salvador Nasralla)則表示願意恢復與台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