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衛生局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守護肝臟 以傳統藝術倡導肝癌早篩早治
專案中心/嘉義報導
肝癌長年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二位,被視為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根據衛福部統計,嘉義市不論新診斷肝癌人數比例或死亡率,均高於全國平均,顯示在地民眾面臨的威脅更為嚴峻。為提升市民健康識能,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1月22日在嘉義文創園區舉辦「護肝五哩路」健康講座,結合傳統藝術皮影戲推廣肝癌衛教,鼓勵民眾在年末重新檢視肝臟健康。
多元治療提供肝癌續命新希望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初期病變不易察覺,許多肝癌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錯失治療良機。講座特別邀請兩位肝病專家現場解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賴學洲醫師以「嘉人護肝、義起守護」為題,分享日常護肝的簡易方法。嘉義基督教醫院陳柏岳醫師則以「肝癌多元治療好嘉在」為題,介紹肝癌從早期到晚期的治療選項,包括手術、射頻燒灼、標靶治療,以及免疫合併標靶的雙機轉療法,為病友帶來新希望。
台癌辦理「護肝五哩路」講座結合傳統藝術揭示肝癌防治關鍵
統計顯示,約八成肝癌患者與B、C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官鋒澤指出,早期篩檢與病毒防治是戰勝肝癌的關鍵,但因初期無症狀,許多民眾往往忽視檢查,呼籲符合高風險條件的民眾定期篩檢,若經醫師評估罹癌風險提高,應更積極追蹤。
為突破傳統衛教框架,台癌特別邀請「東華皮影劇團」演出改編自《西遊記》的《護肝取經路》。劇情以師徒四人陪伴豬八戒面對肝癌治療的歷程,生動呈現B、C肝防治與肝癌治療觀念,寓教於樂。官鋒澤顧問期許,盼透過早篩早治的倡議,結合在地文化藝術,讓更多民眾理解並關心肝臟健康。
公費篩檢擴大 衛生局呼籲市民善用資源
國健署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公費B、C型肝炎篩檢對象將擴大至1986年(含)以前出生的民眾,年齡範圍涵蓋39至79歲,並提供終生一次免費篩檢,預估將造福約200萬人。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廖育瑋表示,嘉義市自2019年起即將消除C肝列為重要市政目標,市民對肝病防治的意識與行動刻不容緩。廖育瑋局長強調,雖然肝癌威脅仍在,但醫療已提供多元治療選擇,呼籲市民朋友,尤其符合最新篩檢資格者,務必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資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主動守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