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蕭萬長2011年罹癌,手術後積極保持健康生活習慣,與癌症和平共處約14年。(圖/資料照)86歲的前副總統蕭萬長,自發現罹患肺癌並動手術至今已過約14年。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指出,蕭萬長每天走路、玩桌游動腦、閱讀身心保持活力,還有少吃加工食品、每週喝蔬果養身湯的習慣,可作為抗癌參考。至於「蔬果養身湯」的成分,營養師張宜婷指出,雖無法確切得知食材細節,但可將具備抗癌、降低慢性發炎效果的蔬菜搭配,讓每口充滿纖維與養分、幫助對抗自由基。
蕭萬長抗肺癌14年 生活習慣是關鍵
蕭萬長2011年發現罹患肺癌,左上肺葉是一期B,左下肺葉是三期B,經過開刀切除後,至今與癌症和平共處已超過14年,他曾透露自己的養生方式,除了每天要走4000到6000步做運動外,還有每週喝4次太太準備的「蔬果養身湯。」
幾個月前廖繼鼎發文說明,蕭萬長生活習慣有5大重點,「每天走數千步、每週游泳3次」、「蔬果養身湯」、「多吃蔬果、少加工食品、不靠保健品」、「愛玩數獨、桌遊,維持腦力敏捷」、「每天閱讀、健身,讓身心保持活力」,這些自我調理對癌後復原具重要性,找到合適的治療,再配合穩定生活「即使是肺癌第三期,也不代表無路可走」。
抗癌必喝養身湯 營養師揭重點成分
至於蕭萬長的每週都要喝4次的「蔬果養身湯」究竟是什麼?日前張宜婷在健康節目中指出,蕭萬長養身湯的成分無法確切得知,但可以將具備抗癌、降低慢性發炎效果的蔬菜搭配,來達到類似的效果。
張宜婷推薦5大食材可入菜,「紫甘藍(紅甘藍)」它的花青素可助抗氧化;「西芹(芹菜)」提供鉀離子與植物多酚,幫助身體排水和穩定血壓;「大蒜、薑」內含硫化合物、辛香活性成分,幫助抗發炎;「橄欖油」加少量可提升香味、補充Omega-9好油脂;「豆腐、雞肉或海鮮」補充蛋白質,讓湯營養更均衡。
如何煮、飲用養身菜湯?
張宜婷建議,將準備好的多彩蔬菜切塊,煮湯的水量可調整,也能額外加入好油幫助吸收脂溶性營養素,例如胡蘿蔔素、多酚類;此外,煮湯時建議「別煮太久,以免色澤與活性植化素流失」。
另外,喝養身蔬果湯「不是只撈清湯」而是蔬菜塊也要確實吃「連纖維一起喝下肚」讓腸道更順也更有飽足感。最後,張宜婷提醒,如果有腎臟疾病或需控制鉀攝取,煮湯前建議先諮詢營養師,再依個人狀況調整蔬菜種類與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