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紮=去勢?婆媳大戰診間 醫1句話化解「夫妻不怕再鬧出人命」
記者陳佳鈴/台中報導
37 歲「阿雄」因婚後育有2女,因此夫妻日前討論有無結紮必要,沒想到不小心被長輩得知後,婆婆擔心兒子被「去勢」,與媳婦意見相左鬧心結,直到泌尿科醫師向長輩說明結紮諸多優點後放下成見,阿雄也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採用「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往後不再擔心鬧出人命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任級醫師蕭子玄指出,其實這對夫妻之前就有結紮的打算,直到最近因太太月經來晚了,讓他們驚嚇以為要當「三寶爸媽」,所幸最後證實只是假警報,但也讓夫妻倆更加堅定要「綁起來」避免意外,沒想到在討論過程中被觀念保守的爸媽親得知,心疼兒子的婆婆還為此對媳婦頗為不諒解,擔心兒子被「去勢」後會「雄風不再」。
直到日前公公因攝護腺肥大問題前來泌尿科就醫,過程中,陪同就醫的婆婆無意間抱怨兒媳價值觀「太新潮」,竟然「逼兒子去結紮」,醫師聽到後,連忙解釋男性結紮只是將輸精管截斷,讓精蟲無法通往體外,睪丸依然正常運作,還是會製造男性荷爾蒙,完全不會影響性能力,還不忘提醒長輩,現在年輕人經濟負擔沉重,如果因錯誤認知,未來萬一又有第三胎,恐怕對生活品質造成長期影響。
經過醫師背書後,長輩這才重新理解結紮的本質,返家後決定尊重子女意願,阿雄在少了阻力後,也連忙安排結紮手術,同意採用「微創結紮手術」,醫師說明手術過程中,會使用特殊器械穿刺陰囊表皮製造微小開口,再將輸精管拉出進行結紮,以降低傷口感染、血腫的機率,恢復快,只需局部麻醉便能完成整個過程,全程大約30分鐘左右。
蕭子玄強調,結紮並不是「術後立刻完全避孕」,因為輸精管中仍有殘留精蟲,因此需要在術後三個月回診做精液檢查,確認已經沒有活動精蟲,也就是俗稱的「空包彈」狀態,這樣才算真正達到避孕效果,在這段期間仍須使用其他避孕方式,以免還未完全「清管」就發生意外。
至於術後照護,蕭子玄解釋,術後幾天內最好避免劇烈運動與提重物,以免傷口腫脹或拉扯,如有輕微悶痛,只要冰敷與適度休息,多半能迅速緩解,萬一疼痛持續或有感染跡象,則要立即回診處理。
蕭子玄提醒,男性結紮並不是「削弱男性雄風」的手術,而是現代家庭在面對育兒成本與生活壓力時,一種安全且有效的避孕選擇,更是丈夫體貼太太的表現,只要相信醫療團隊正確專業的評估,相信可以打破傳統疑慮,達到正面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