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朱祖儀報導

▲不少人喜歡趁暑假出國。(示意圖/資料照)
不少人會趁著暑假出國旅遊,但刷卡時要選擇哪種貨幣呢?旅遊達人「蓋瑞哥」表示,出國旅遊時切記千萬不要選「台幣結帳」,不然可能被多扒一層皮,並分析其中的差別。
蓋瑞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他日前去北海道旅遊,結帳時刷卡機上面出現「台幣」和「日幣」兩種結帳幣別,這時沒經驗的人可能會選擇台幣結帳,覺得比較好計算或是免付海外手續費,但其實大錯特錯,一不小心就掉進動態貨幣轉換(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陷阱,「這個貼心的服務,就是跨國交易的大魔王。」
蓋瑞哥分享,正常海外刷卡流程應該是刷當地貨幣,店家向收單銀行請款「日幣」,再由VISA、Mastercard、JCB等國際組織,用接近「當天市場即期匯率」的匯率換算成台幣,這個過程相對公平,匯率也比較好。但DCC這個機制把最重要的「換匯權」,從國際組織轉換到店家跟收單銀行,通常匯率會「差非常多」。

▲在國外刷卡記得要選「當地貨幣」。(示意圖/資料照)
蓋瑞哥也用圖片舉例,在國外刷卡後,刷卡機上會出現台幣1663.76元和7972日圓,實際換算下來,發現2者相差66元,「你按錯一個鈕,當場就要多付 4%,金額大的話4%很可觀的」,且選DCC 用台幣結帳,可能會吃不到海外刷卡的加成回饋。
選「日幣」結帳:正常流程
• 換算台幣金額:1598 元
• 海外手續費(1.5%):24 元
• 最終成本:1622 元
選「台幣」結帳:DCC陷阱
• DCC換算台幣金額:1663 元
• 海外手續費(1.5%):25 元
• 最終成本:1688 元
結論:1688 - 1622 = 66元。

▲在國外刷卡通常可以選擇結帳幣別。(圖/翻攝自蓋瑞哥 機票獵人臉書)
蓋瑞哥提醒,刷卡機上若要選擇其中一種貨幣付款,要記得務必選「當地貨幣」,這是黃金法則,在海外提款機領錢也是一樣,結帳時也可以主動和店員說要自己選貨幣。若店家在未同意的情況下就用了DCC,可以當場要求他取消交易退刷,用當地貨幣重刷一次。
但DCC其實也有好處,蓋瑞哥表示,這可以方便旅客計算刷卡金額,可能有些國家幣值較小,結帳時都是上千萬或好幾億起跳,遊客可能不會發現店家打錯,這時換算成台幣比較不會踩雷;另外若是需要報帳,公司要求簽單上面必須顯示台幣金額,就可以選擇台幣結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