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引述《BBC》2日報導,一名化名為金秀的北韓叛逃者,揭露北韓是如何派遣IT工程師到海外,透過假身分為西方公司工作,並將薪水上繳,每年為金氏政權可以創造數億美元收入。

▲北韓涉派IT人員至海外用假身分工作,再讓其上繳85%薪水給政府,圖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金秀進一步透露,這些工程師同時在美國和歐洲從事多份IT工作,每個月至少能賺進5,0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但其中85%都要上繳給政府。金秀說:「我們知道這就像搶劫,但我們只能接受這就是我們的命運,但這仍然比我們在北韓時要好得多。」
同時擁數百個假身分
金秀透露,多年來他使用了數百個假身分向西方公司申請遠距IT工作。在叛逃前,他是數千名被派往中國、俄羅斯或非洲等地參與這項秘密行動的北韓人之一。
這些工程師通常以10人為一組工作,同時處理多份工作。金秀主要鎖定美國市場,「因為美國公司的薪水較高」。有些同事甚至賺得比他更多,金秀說道。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024年3月發布的報告,這些秘密IT工作者每年為北韓創造2.5億至6億美元(約新台幣74億至178億元)的收入。這項計畫在疫情期間大幅成長,因為當時遠距工作變得普遍,此後規模亦持續擴大。
假身分取得有套路
要獲得工作,首先得搞定身分問題。金秀表示,自己會先冒充中國人,然後再聯繫匈牙利、土耳其等國的人,要求使用他們的身分以換取收入分成。「因為如果你在個人檔案上放上『亞洲面孔』,你永遠得不到工作,」他坦言。接著,他會用這些借來的身分去接觸西歐人,特別是英國公民。金秀說:「稍微聊一下,英國人就很容易交出他們的身分。」
加上由於自由工作者網站的工作不一定需要面對面進行面試,這讓冒充他人變得相對容易。金秀甚至透露,有時公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雇用不止一名北韓人,「這經常發生」。

▲據悉,這些IT工作者通常以10人為一組,同時處理多份工作。(圖/翻攝自Pixabay)
企業開始警覺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西方企業注意。美國Ally Security共同創辦人亨利(Rob Henley)指出,最近招聘時,他相信自己面試了多達30名的北韓IT工程師。「起初這在某種程度上像是遊戲,試圖分辨誰是真的,誰是假的,但很快就變得相當煩人,」亨利說。
最後他想出一招,在視訊通話中要求求職者展示外面是白天。「我們只招聘美國求職者,面試時外面至少應該有點亮光,但我沒見到對方所處的地方有陽光。」波蘭Vidoc Security Lab共同創辦人莫查德沃(Dawid Moczadło)也在今年3月分享了表示,自己遇到求職者疑似透過AI偽裝,他懷疑對方是北韓IT工作者。
叛逃者的兩難:自由與親情難兼得
儘管在海外有機會接觸西方媒體,看見「真實世界」,但金秀說很少有同事會像他一樣選擇叛逃。「他們只是拿錢回家,很少有人會想到叛逃,」他解釋,雖然只能保留一小部分收入,但這在北韓來說,已經算很不錯了。
更重要的是,叛逃風險極高。在中國的監控下大多會被抓,成功叛逃的人可能再也見不到家人,而且親人還可能因此受到懲罰。金秀回憶在中國的生活:「我們不被允許外出,必須一直待在室內。你不能運動,不能做你想做的事。」這種「束縛感」逐漸累積,最終促使他做出叛逃的決定。
現在金秀仍在IT領域工作,雖然不再同時做多份工作,收入有所減少,但因為不用再上繳回北韓,自己可以保留更多錢,所以實際上口袋裡的錢反而更多。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