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說明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相關議題。(圖/記者劉秀敏攝影)
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課徵暫時性關稅20%,預計於8月7日生效,行政院今(6)日強調,8月7日並非台美關稅談判的截止日,雙方會持續進行後續協商。針對對美投資議題,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表示,美國討論對等關稅的重點,是要降低貿易逆差、增加在美國製造業的產能,因此當然會希望很多國家在美國投資,「所以這議題會談、也要談」,將順應台灣企業本來就在擴大對美投資的情況下,放在供應鏈合作、232調查中,一併跟美國商討如何處理投資相關議題。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與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今日下午說明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相關議題。
顏慧欣表示,大家關心台美關稅談判為何還沒進入總結性討論,最重要的就是,台美之間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於資通訊產品,為了可以同步處理台美供應鏈合作、資通訊產品以及後續半導體232的調查問題,我方可以在持續爭取,能在對等關稅談判中一併討論。
顏慧欣說,因為這樣的考量,談判團隊在總結會議上持續爭取,實際上這也有利於台灣未來在AI產業的佈局,跟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合作,長期而言是互補互利的,對於台灣整體經濟戰略和國家利益上,都是正向的發展,這也是台美協商的重點。
顏慧欣指出,美國討論對等關稅的重點,是要降低貿易逆差、增加在美國製造業的產能,因此當然會希望很多國家在美國投資,「所以,這議題會談、也要談」,且順應台灣企業本來就正在擴大對美投資的情況下,會放在供應鏈合作、232調查中,希望一併跟美國商討如何處理投資相關議題。
至於川普希望半導體到美國生產,政府是否允許半導體大規模投資美國?龔明鑫則說,企業的全球佈局分為兩種,一種是外移,也就是縮減台灣投資甚至不做了、移到海外,早期比較是這樣,因為台灣生產成本提高了;而另一種是能力延伸,不只在沒有減少國內生產,甚至還加碼,根留台灣把力量延伸到全球去,這是全球佈局的策略之一,「如果是這樣,政府樂觀其成」,政府的政策方向,本來就是立足台灣、佈局全球,希望最終達到經濟的日不落國。
龔明鑫並表示,美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向,假設AI發展會主導未來10年、20年的產業方向,將來最重要的AI發展地或是可能的商機,美國應該是最重要的,台灣不可能放棄。但是,企業做海外佈局有其考量,政府不能待其宣布,不過政府也有審查機制,會針對國家安全、整體產業利益做適度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