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很多店都有!餐廳常見「1菜名」千萬別點 老闆揭:多是剩菜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女網友分享,她的餐廳老闆朋友提醒,在餐廳有幾樣食物最好避免點用,以免吃壞肚子。(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女網友分享,她的餐廳老闆朋友提醒,在餐廳有幾樣食物最好避免點用,以免吃壞肚子。(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外食族最怕的就是「吃壞肚子」。近期一支在TikTok上爆紅的影片提醒民眾,有幾樣餐點與飲品最好避免點用,否則恐怕腸胃受罪。該影片由女網友茱莉亞(Julia Besz)分享,內容敘述她的一名餐廳老闆朋友的經驗,曝光後吸引超過37.5萬次觀看,引發熱議。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影片中這名餐飲業者首先點名餐廳推出的「特餐」。他直言,若與當季食材無關,往往代表是「庫存品」需要盡快處理。精緻的醬汁與裝飾,可能只是為了掩蓋食材不新鮮,消費者花大錢卻可能吃進前一天的剩菜。

其次,若餐廳遠離海邊,就別點海鮮類,尤其是貝類。他提醒,除非能確保餐廳天天進貨,且保存環境完全到位,否則等同是在和腸胃健康「賭一把」。一旦保存或處理不當,華麗的海鮮拼盤隨時可能變成「食物中毒的定時炸彈」。

他也警告自助餐或吃到飽餐廳的雞肉料理,是細菌最容易滋生的溫床。由於餐點溫度難以全程維持,工作人員也不可能逐一檢查每盤菜,看似無礙,但「12小時後身體就會知道」。飲品部分同樣暗藏風險。該業者指出,製冰機若沒有定期清潔,冰塊就成了「冰鎮細菌培養皿」。不少繁忙的餐廳往往忽略這一環節,讓顧客在不知情下喝下「細菌調製的飲品」。

除了食安問題,專家也提醒民眾注意餐廳在菜單設計上的小心機。根據優惠平台Proxy Coupons執行長哈靈頓(Fred Harrington)的說法,大多數人會在90秒內決定餐點,餐廳正是利用這一點去設計菜單來引導顧客。若發現價格被刻意隱藏,或擺放在不顯眼的位置,其實並非巧合。南加大講師布勒(Jason Buhle)解釋,餐廳的目的是讓顧客先專注在食物,再去考慮價格,因此常見的手法就是「先列出菜名,再標註價錢」,藉此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

#餐廳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