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慈禧太后掌權40多年,為何無人誰敢造反?「兩張王牌」曝光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慈禧太后掌權超過40年,始終穩固地坐在權力核心。(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慈禧太后掌權超過40年,始終穩固地坐在權力核心。(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權超過40年,卻始終穩固地坐在權力核心。奇特的是,她既沒有顯赫家世,也不是皇帝本人,更沒有實際兵權,卻能壓制群臣,讓滿朝文武不敢輕舉妄動。專家指出,慈禧之所以能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維持統治,靠的就是她手裡的「兩張王牌」。

從八旗女子到權力巔峰

慈禧太后1835年出生於北京,只是普通八旗人家的女兒。父親只是滿洲鑲藍旗的四品官,家庭背景並不顯赫。17歲時,她參加咸豐皇帝的選秀入宮。因字寫得端正、聰慧機敏,得到皇帝青睞,甚至被允許協助批閱奏章。這段經歷,讓她首次嚐到權力的滋味,也埋下了未來稱霸政壇的伏筆。

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年僅六歲的同治皇帝繼位。原本六位輔政大臣被任命輔佐朝政,但慈禧聯合恭親王奕䜣發動政變,迅速扳倒這六人,從此展開她長達四十餘年的實際統治。

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權力中樞,地位無人能撼動。(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權力中樞,地位無人能撼動。(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第一張王牌:傀儡皇帝

慈禧太后最大的底牌,就是手中掌握的「皇帝」。

咸豐唯一在世的兒子:同治皇帝載淳年幼登基,慈禧便以「垂簾聽政」的方式掌控朝政。她雖非皇帝,但借用皇帝的名義行事,任何人若敢挑戰她,就等同於挑戰皇權,無異於自尋死路。

同治皇帝短命早逝後,慈禧又設法讓年僅三歲的外甥光緒登基,再次以皇太后身份繼續「隔簾執政」。兩代皇帝都成了她的傀儡,這讓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權力中樞。

第二張王牌:高明的平衡術

除了皇帝這張王牌,慈禧太后還精於「平衡術」。

她先與慈安太后、恭親王聯手打倒輔政大臣,隨後又利用守舊派牽制恭親王,避免任何人坐大。
更重要的是,她重用漢族封疆大吏,例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讓他們彼此牽制。例如李鴻章與左宗棠政見不同,使得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挑戰太后。

這種「誰都不能獨大」的佈局,讓慈禧在內憂外患的清末,依然能穩坐政權核心。

沒有慈禧,清朝可能更早滅亡

慈禧去世後,接手的隆裕太后與攝政王載灃無法駕馭局勢,內部矛盾叢生,加上失去漢族官員支持,最終在辛亥革命爆發時清朝迅速瓦解。

從歷史角度來看,慈禧太后能以傀儡皇帝與平衡術這兩張王牌,支撐搖搖欲墜的清王朝數十年,或許正是她過人的政治手腕。如果沒有她,清朝的滅亡恐怕會來得更早。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