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不是順就好!「每天排便這次數」最健康:最不會罹患慢性病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研究發現,每天排便1~2次的族群,在健康指標上表現最好。(示意圖/PIXABAY)
研究發現,每天排便1~2次的族群,在健康指標上表現最好。(示意圖/PIXABAY)

排便順暢與否向來是大腸癌等胃腸健康的指標。一篇研究指出,排便頻率不僅是腸胃健康的指標,更與整體生理狀況和長期健康密切相關。每天排便1~2次的族群,在健康指標上表現最好,罹患慢性病風險明顯較低。研究並指出,排便異常時,腸道菌群會產生毒素,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心、肝、腎臟等器官。

一篇刊登於去年《細胞報告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 的研究,針對異常排便頻率與腸道菌相、血液中代謝物的關聯性進行研究。該研究蒐集了許多健康成年人的多種生物數據,包括腸道微生物、血液代謝物、飲食與生活習慣等。

結果發現,排便異常者的血中會出現較多由腸道細菌產生的毒素,像是3-indoxyl sulfate (簡稱3-IS),這種物質與腎功能下降有關,也會引發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當腸道排便不順時,腸道菌群會從有益的膳食纖維發酵作用,轉為進行較有害的蛋白質分解代謝,導致產生毒素和有害物質。這些變化不僅傷害腸道環境,也會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心臟、肝臟與腎臟等器官功能。尤其便秘的人,其血液中3-IS濃度明顯偏高,進一步加劇腎臟負擔,可能成為慢性腎病或老化相關疾病的潛在風險因子。

#排便

【#直播中LIVE】【20250916】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