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怎解】市府怕圖利、新壽要權益、輝達拚時程 三方各有盤算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翻攝自輝達網站)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翻攝自輝達網站)

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結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許在某個多重宇宙,輝達與台北市政府還真的情投意合,亞洲總部嘩啦啦地跟堆積木一樣,暢行無阻地就蓋好了,不過,在我們這個宇宙,故事不是這樣走下去的。

外傳輝達鎖定北士科的T17與T18基地作為總部用地,T17、T18兩塊基地位於北投區軟橋段(地號88、93),屬於北士科核心地段。該地於2021年11月由新光人壽取得地上權,現為市有土地。

輝達總部案出現第一個關鍵變數:新光人壽!

這一切的源頭要從2021年北士科標案說起。當時,台北市政府公開招標T17、T18地上權,原本限制生技醫療產業,並設高權利金底價,但柯文哲市府調整規定,放寬產業類別並降低底價至32億元,導致前兩次流標後,新光人壽以總計44億元獨得標,免附投資計畫書。這一變更引發圖利疑雲,成為今日糾紛的前因。

新光原計畫興建廠辦出租,年租金逾10億元,卻因輝達2025年5月宣布落腳,雙方於6月簽MOU洽談移轉。但MOU到期後,新光地上權合約綁定50年開發義務,市府無法輕易干預,導致三大方案:合議移轉、先建後移、解約返還全卡關,而解約金分歧,新光粗估140億元、市府僅願意支付40億元,更成難解的後果,又因輝達堅持自建素地,讓整起談判難上加難,僵持至今。這不僅延宕總部動工,更考驗台灣招商效率。

2025年9月30日與10月2日,新光人壽接連主動發給媒體兩則新聞稿,標題分別是:「新光人壽關於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相關事宜的說明」、以及「新光人壽期待本於公司治理與北市府合作,成就輝達進駐北士科,共創科技產業榮景」,

新光人壽的新聞稿,引發不少討論,第一篇新聞稿的濃縮精華版重點如下:「新光人壽表示,為配合台北市推動科技產業廊帶與產業升級,2021年依法取得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程序公開透明並符合法令。公司依原計畫申請建照並動工,2024年起與輝達多次協商,並針對其需求調整開發方向。雙方已就『直接移轉地上權』方案達成共識,僅待台北市政府核准後即可執行。新光人壽呼籲市府協助促成輝達進駐,讓北士科成為AI產業重鎮,為城市發展與國家競爭力創造共贏。」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第二篇新聞稿則透露更多細節:新光人壽表示,「新光人壽總資產逾三兆元,致力於為股東與保戶創造最大價值,並積極尋求優質投資機會,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對於北士科的投資決策,新光人壽均恪遵法令規定,並始終支持促進與政府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於尊重北市府對地上權契約解釋的前提下,與北市府共同合作開發北士科園區。為了爭取輝達進駐,新光人壽努力尋求各項解決方案,並與北市府進行多次協商。」

新光人壽針對用地卡關,提出四個解決方案,原文刊登如下:

1. 關於北市府提議合意終止本案地上權契約的方案(2025年1月)【新光人壽依法不能同意北市府的合意終止條件】

依據新光人壽投標取得本案50年地上權的開發計畫,新光人壽應有預期可得的租賃收益,但北市府提出的合意終止條件,並未涵括新光人壽未來的預期收益,顯非合理,有損新光人壽的股東及保戶權益,並違反公司治理原則,如新光人壽配合放棄此部分未來收益,恐有致使公司決策人員涉及違法背信相關法律責任之虞。新光人壽此前已向北市府充分說明立場,並表達依法不能同意其合意終止條件。

2. 關於現階段直接移轉地上權予輝達的方案(2025年5月)【新光人壽同意】

新光人壽與輝達就本方案已達成共識,待北市府同意後即可辦理。在提出本方案前,新光人壽已先委請外部專業法律顧問進行適法性評估,並以函文向北市府說明依據「臺北市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標租及設定地上權辦法」第18條規定,如經北市府同意,新光人壽即可移轉地上權予輝達,而該辦法並無「建物興建完成後始得移轉」之限制,亦即,本方案並無違反法令疑慮,北市府實可基於重大公共利益、民法情事變更原則等考量,免除本案地上權契約的轉讓限制,並回歸適用上述地上權辦法的規定辦理。關於昨日(10月1日)有媒體報導本方案「是明知違法而為之」,顯是錯誤的認知,此外,該報導亦指稱本方案新光人壽向北市府「另外」爭取分手費,更是嚴重錯誤的報導。

3. 關於建物興建完成後再移轉予輝達的方案(2025年8月)【新光人壽同意】

新光人壽同意依本案地上權契約,按照輝達的建築設計為其興建,並於建物興建完成後移轉相關權利予輝達。然而,新光人壽雖已一再向輝達說明本方案的規劃內容,但輝達迄今並未同意本方案。

4. 關於新光人壽原有開發計畫方案【新光人壽可依約執行本方案】

新光人壽先前即已準備充裕資金,依本案地上權契約積極執行本案的開發計畫,並配合AI產業的興起而調整建築設計,待未來建物興建完成後,將可提供優質的租賃及管理服務予有租賃需求的所有科技廠商,有助於形塑未來新興科技產業聚落,此符合北市府「引進民間資源、滿足產業需求、促進園區發展」的招商本意。

對於爭取輝達進駐北士科乙事,新光人壽依法不能同意北市府提議的合意終止條件;至於無論是在現階段直接移轉地上權予輝達,由其自行興建海外總部,或是由新光人壽按照輝達的設計完成建物興建,再移轉予輝達,新光人壽於符合公司治理及兼顧股東保戶權益的原則下,均同意全力支持並配合北市府及輝達的決定,以利北士科的園區開發及台灣整體科技產業的發展。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分區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分區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這兩份新聞稿的字裡行間,透露出新光人壽「把球丟回市府」的戰略布局。公司不斷重申「依法、合規」、「待市府同意即可執行」,實際上就是在對外釋放訊號:問題不在新壽,也不在輝達,而是「市府遲遲不願拍板」。據了解,蔣萬安市府顧慮的是「圖利廠商」的法律風險,因此對「直接移轉地上權」方案態度保守,導致輝達亞洲總部落腳台北的進程一度陷入僵局。

在第二份聲明中,新光人壽更詳細列出四種解決方案,等於直接揭開三方談判的底牌。

第一種是北市府主張的「合意終止契約」方案,由市府收回地上權,再另行與輝達簽約。新壽明確拒絕,理由是終止契約將讓公司失去長期租金收益,損害股東與保戶權益,甚至可能觸法。

第二種「直接移轉地上權」方案,則是新壽與輝達共同支持的選項。新壽強調依《台北市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標租及設定地上權辦法》第18條規定,只要市府核准即可合法移轉,並不違法。這一條,也是新壽主張的「法律依據與政治突破口」。

第三種「完工後再移轉」方案,看似折衷,但輝達不買單。輝達希望自行主導設計與建造,不願被動等待三年後的新壽版本大樓;因此這個方案實質上也走不通。

最後一種是新壽的「原開發計畫」方案,若前述談判破局,將自行興建高端商辦大樓出租給其他科技廠商。這是備案,但少了輝達的進駐加持,北士科的AI聚落效應恐難發酵。

換言之,四案中唯一可行、同時獲雙方支持的就是「直接移轉地上權」,如今只差北市府首肯。但這個「同意與否」的行政決策,背後牽動的卻是台北AI產業能否躍上國際舞台的命運。

如今三方談判陷入膠著,外界普遍認為,新壽的兩篇新聞稿其實是一種公開施壓。它既表明自身「依法行事」的立場,也暗示若市府再拖延,恐讓輝達轉向其他城市,錯失關鍵契機。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周邊地理環境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周邊地理環境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球賽打到這個地步,看似新光人壽手氣很順,主導發球權,風向全變成:「市政府軟弱無能,害怕圖利罪,蔣萬安出來打球。」不過,質疑新壽的聲音逐漸浮現。從新光人壽連續兩篇聲明可以看出,公司刻意凸顯「依法投標」、「配合輝達」、「待市府核准」三個重點,意在將決策責任轉回北市府;同時又反覆強調「不能接受合意解約」,等於在公開場合表明立場:新壽要合作,但不願吃虧。雖然新壽強調:「絕無趁機多收分手費」,外界對其角色與動機仍批評不斷。

1. 「暴利劇本」爭議:被控趁機抬價、獅子大開口

多名市議員與媒體指控,新壽在北市府提出「合意解約」方案後,要求的補償條件過於苛刻。根據議會資料,北市府原本願意退還新壽繳交的權利金與成本、加計利息,約40億元,但新壽卻主張應加計未來租賃收益,估計金額上看140億元。議員簡舒培直言,這種開價形同「勒索政府」,把市府逼入「不給就被說圖利、給了又被說浪費公帑」的兩難。

外界批評新壽此舉是「暴利劇本」操作,意圖趁輝達有意進駐的時機抬高價格,企圖從公共資產上再獲一筆龐大利益。

2. 「量身訂做」質疑:柯市府時期招標條件遭放寬

除了價碼問題,更深層的批評集中在「得標是否合法公平」。根據北市議會與媒體調查,2021年北士科標案在柯文哲市府任內進行,期間招標條件曾被修改,取消原先對產業類型的限制,也免除部分投標人須提交完整投資計畫書的規定。外界因此質疑,這項變更「疑似為新壽量身訂做」,讓其在競標中取得明顯優勢。

批評者指出,當時新壽的投資方向模糊、開發進度未明,但仍能以相對優惠條件取得50年地上權,這背後是否有行政偏袒、甚至政策傾斜之嫌,應由市府與議會徹查釐清。

3. 「養地不開發」批評:被指坐地待價、浪費公共資源

另一項外界關注的焦點,是新壽在得標後「開發進度停滯」。北士科T17、T18兩筆土地自2021年標出後,長期未見實質動工,現場一度被拍到雜草叢生,被網友譏為「北士科養草地」。

批評者認為,新壽若真看好園區發展,應盡速投入開發、興建總部或出租空間,而非等待「更好的買家」上門。如今輝達表態有意進駐,卻因地上權轉移問題卡關,外界質疑新壽意圖藉此「坐地起價」,拖垮台北市吸引AI投資的時程。

4. 「未來收益」說法遭質疑:法律主張模糊、缺乏客觀依據

新壽在聲明中多次強調,北市府提出的合意終止條件未涵蓋其「未來可得收益」,因此依法無法同意。然而,批評者質疑這一主張的合理性:何謂「未來收益」?金額如何計算?依據又是什麼?若無明確評估模型與財報佐證,這只是企業為談判爭取更高利益的模糊說法。

議員簡舒培更指出,新壽當初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取得地上權,如今卻反過來用「假想的未來租金」要求補償,是「雙重標準」。有法律界人士也提醒,新壽若強調此項收益為公司資產,卻無明確估值基礎,反可能引發公司治理與財報揭露爭議。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與周邊產業串聯示意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輝達相中北士科T17/T18設亞洲總部,卻卡在地上權移轉與解約價差;市府提T12整合地主作備案,新北、高雄趁勢出手搶人。三方各有算盤:市府怕圖利、新壽顧權益、輝達拚時程。案情未到死棋,卻已成台灣AI版圖與行政效率的期末考。圖為北士科與周邊產業串聯示意圖。(圖/翻攝自北士科網站)
#AI教父黃仁勳旋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好小子」顏正國肺腺癌逝Day2 靈堂最新畫面直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