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一家廚餘養豬場近日爆發全台首例本土豬隻非洲豬瘟(ASF)確診案例,短短10天內已有117頭豬隻異常死亡。(圖/台中市府提供)國內爆發首起非洲豬瘟確診案例後,中央疫情應變中心緊急啟動的「豬隻全面禁宰、禁運」措施已確定延長10天,至11月6日。這道長達15天的禁令,對高度仰賴「溫體豬」的台灣傳統肉品產業造成致命衝擊,其中以台南仁德為基地的金華火腿產業首當其衝,百年老字號「萬有全食品公司」已宣布產線暫停,所有火腿醃製工序即刻停擺。
金華火腿需要經過一年的熟成期才能出貨。(資料照)本土首例引禁令延長:溫體豬斷鏈生產線停
據《自由時報》報導,萬有全金華火腿業者田種苗沉痛坦言,看到禁宰令延長的通知,立刻讓他聯想到1990年代末口蹄疫爆發時,市場價格一夜震盪、消費信心崩盤的慘況。他直言:「這次如果守不住,衝擊會非常大,民生和整條產業鏈都承受不起。」
金華火腿的傳統工法對原料要求極高。萬有全傳承上海老字號做法,產品全線使用台灣豬,每日必須親自從善化肉品市場進貨溫體豬後腿肉,推進一道道耗時的醃製工序。現在禁宰禁運形同切斷了所有原料來源,讓工廠不得不進入「半停工」狀態,目前僅能靠約一個月的庫存維持臘肉和香腸等產品的出貨。
台南萬有全金華火腿是中國大陸「萬有全」品牌在台灣的分店,由在台開設的師傅田種苗負責。(資料照)一停工衝擊長達一年:百年熟成工法「少一天補不回」
對金華火腿而言,生產中斷帶來的影響並非短期銷量減少這麼簡單。田種苗解釋,金華火腿從原料豬肉進廠、控鹽、控溫,到最終出貨,需要長達一年的熟成期。
他強調:「火腿是每天從善化進豬、每天推進一點工序,再經過一年的熟成期才能出貨。」禁宰令一旦長時間持續,不只是眼前停產,而是會將「明年10月以後」才能上市的那一批貨整批掐斷。這等於明年的市場供給將直接少一個月、一季,甚至是一整批年的量,「生產線只要少一天發酵熟成,就永遠少一天庫存,是補不回來的。」
報導提到,萬有全年產能約可出2萬支金華火腿,若以平均每支超過8公斤估算,每年消耗超過160噸的溫體豬肉原料。禁運令打亂了前端生豬來源,後段的鹽漬、風乾、熟成、出貨節奏全部失衡,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深遠。
買不到溫體豬! 金華火腿製作斷層,老店很憂心。業者憶口蹄疫惡夢:產業信心花二、三十年重建
田種苗語重心長地指出,豬肉是國人最常買的肉類,當年口蹄疫爆發後,台灣花了二、三十年才逐步將產地、防檢措施、市場秩序一塊一塊補回來,好不容易近年來萬有全等業者透過配合政府推廣國產豬標章,並親自到善化市場進貨的透明承諾,重新累積了消費者信心,例如年節前半個月就能賣出3,000支火腿(約2.4萬公斤),驗證了市場對「台豬」的實際接受度。他呼籲:「真的不能再重來一次。」
田種苗憂心非洲豬瘟重演口蹄疫事件,重創台灣豬農和相關產業。台南第四大養豬重鎮 地方高規格應變防堵擴散
面對疫情,地方政府也同步拉高警戒。台南市是全國第4大養豬重鎮,萬有全所在的仁德區區長許博森指出,市府已啟動高規格應變,區公所將全力配合農業局指令,全面加嚴管制,從畜場動線、運輸節點到市場端宣導都在強化。
許區長強調,目標是將病毒攔截在產地,為之後的復工、復運預留條件。他也呼籲業者與民眾務必配合所有防疫規範,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移動與接觸,讓高風險期能夠縮到最短,以保障整個大台南地區乃至全國的豬隻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