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游舒婷報導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包括變細、含血都要小心,如果出現7個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自己的大便狀況。(示意圖/資料照)李婉萍營養師先前在臉書上分享衛教知識,她曾提及,每年罹患大腸癌的人數都在攀升,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不過如果可以早點發現,存活率還是相當有希望。李婉萍營養師就列出初期常見的七大症狀,提醒民眾注意:
1.大便中含血和黏液,而這症狀常常因為是痔瘡而忽略
2.排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的症狀,或是兩種狀況交替發生。
3.大便型態的改變:糞便變得「細小」。
4.長期腹部不適:症狀包含痙攣、脹氣或疼痛
5.常有便意感,但排便時總是覺得排不乾淨。
6.貧血、虛弱或疲勞
7.體重莫名減輕
要如何揪出大腸癌這個早期沒有症狀的隱形魔王,根據衛服部的衛教資料建議,最可靠的方式其實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目前也有補助45到74歲民眾、40到44歲具家族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